五年迈出三大步

汽柴油历经国Ⅲ、国Ⅳ、国Ⅴ,今年要升级到国Ⅵ标准,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为公司经营创效做出了突出贡献,践行了中国石化“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质量方针,也为国家和社会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不懈努力——

五年迈出三大步

  王发根,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生产调度科产品质量主管,负责炼油厂的产品质量多年。他清楚地记得,2013年,炼油厂的车用汽油还在执行国Ⅲ标准,2014年1月、2016年1月,历经两次质量升级,汽油和车用柴油出厂标准升级到国Ⅴ标准。按照中国石化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的要求,今年7月1日,齐鲁石化生产的汽柴油要全部达到国Ⅵ标准。五年三大步,成品油质量升级步子这么快出乎很多人意料。

敢打敢拼    
为了油品质量升级

  最近几年,胜利炼油厂职工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紧张忙碌”。油品质量升级再加上原油加工量做大至1300万吨,两项工作齐头并进,使得该厂生产装置现场就像一个大工地,新建和改造的10余套装置不是在开工就是在建设。为了装置建设安全平稳进行,该厂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无论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许多职工都坚守在新建改造装置施工现场。短短几年时间,两套S-Zorb装置建成投用,第二柴油加氢装置和第三柴油加氢装置完成了检修改造,使得炼油厂所产的汽柴油产品硫含量指标全部达到国Ⅴ标准。该厂职工清楚的记得,2015年为建成第二套S-Zorb装置,许多职工抛家舍业,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施工现场,硬是在158天内建成了第二套S-Zorb装置,保证了炼油厂提前实现国Ⅴ油品质量升级。

提质提效    
全力开展技术攻关

  炼油厂职工不会忘记,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如今,每月的高标号汽油达到5万多吨,不仅质量指标有保证,而且高标号汽油占比从2010年的13.54%提高到2016年的30.71%。
  优化产品结构、降低柴汽比是该厂最近几年着力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增产汽油,该厂对第四常减压装置“深拔”进行点题攻关,发挥260万吨催化裂化新建装置的优势,全力增产汽油,解决了制约连续重整装置不能满负荷的设备问题,装置去年达到满负荷,增产汽油2.46万吨。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厂的汽油产量已从2010年的132万吨提高到2016年的230万吨,高标号汽油产量也从2010年的17.9万吨提高到2016年的70.6万吨,柴油则从394万吨降至319万吨。

全力以赴      
完成油品国Ⅵ质量升级

  今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包括淄博市在内的“2+26”个城市率先完成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质量标准并轨,9月底前,全部供应国Ⅵ标准的汽柴油,禁止销售普通柴油。而中国石化更是把这一目标提前到7月1日。这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一年多。
  炼油厂去年完成了第三柴油加氢装置增上第二反应器改造后,柴油硫含量已经全部达到了国Ⅴ标准,但由于催化柴油十六烷值比较低,直接影响车用柴油产量以及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的质量并轨,该厂加强技术攻关,采用石科院LTAG技术,对第三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催化柴油进行加氢改质提质回炼。通过这一优化,每年可减少30万吨催化柴油产量,相应增加汽油、液化气、干气等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改善柴油池中的调合组分,车用柴油的占比也从55%提升到90%。
  汽油,由于该厂受现有调合组分的限制,无法产出满足国Ⅵ标准要求的95号及以上的高标号汽油,即根据目前现有的调合组分只能生产92号汽油。炼油厂通过对外购异辛烷生产95号汽油(Ⅵ)和不外购异辛烷全产92号汽油(Ⅵ)两个方案进行效益比对,确定外购异辛烷方案生产高标号汽油比不外购异辛烷在经济上是有效益的,另外,高标号汽油一旦长期不生产,丢掉的市场再想争取回来就难了。为了保市场、增效益,在中国石化批复的40万吨/年烷基化和10万吨/年MTBE新装置2018年6月底建成投产之前,炼油厂必须想办法确保如期实现国Ⅵ油品质量升级。
  经过该厂汽柴油国Ⅵ质量升级工作组的仔细研究和论证,决定每月外购部分异辛烷;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投资,尽快满足汽油升级到国Ⅵ的要求,借用临淄石化燃料公司现有的卸车台和2个储罐,增上一条从临淄石化燃料公司到炼油厂汽油中间罐区的异辛烷输送管线,同时进一步优化汽油组分罐和调合流程,解决异辛烷的卸车、输送、调合流程。目前方案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今年6月底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届时该厂汽油可全部达到国Ⅵ标准要求。(孙献菊)

信息来源: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