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数据战

□文/图 张立群

白班分析人员取样归来。

倒班分析人员将样品分类取出。

早上六点半,繁忙的分析室。

把好每一道关,分析数据立等可取。

  3月20日,不到清晨6点,研究院炼油化验室北化验色谱分析间内已经一片忙碌——第一批爆炸气分析样品已经取回,这边有人在摆球胆、登记样品;另一边,各有分析人员在操控氧含量分析仪、氢含量分析仪、烃含量分析仪,很快做完标样;旁边的分析人员在用快速检测管分析样品中硫化氢含量;数据流程的末端,还有专人拿着印章在把关。
  数据报出一项,便拉开一扇安全检修的“大门”。施工人员拿着这些数据“通行证”,去检修现场开启一天的劳作。
  研究院炼油化验室自3月初炼油厂部分装置开始检修后,便进入“检修模式”,不仅要配合近20套检修装置停工、施工、开车期间的分析工作,还要完成正常生产装置的样品分析。分析频次成倍增加,最高分析频率一小时一次,每天早上的爆炸气分析最多时达到150多个。
  “这个时候更加考验‘每一个数据都是承诺’”,炼油化验室北化验主管冯庆春说:“我们必须做到忙而不乱。”
  工作量增加,人员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炼油化验室对分析任务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以“接力棒”的形式让夜班分析人员与白班分析人员配合起来,保证数据的及时连续准确报送。管理技术人员也填充进来。周六、周日,化验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无休。主管冯庆春每天早上六点就从张店驾车赶来。工艺车间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协助采样。
  爆炸气分析量大的时候,夜班人员下班时间自动后延半小时,白班分析人员没有确切的时间点,经常加班到半夜。“我们的时间要跟着装置需要走。”研究院提出必须“无条件”满足公司装置检修需要。
  7点半,施工人员开始在门外等待。印章盖下之前,班长方媛、副班长李卫国又瞪起眼睛,分别审核了一遍数据,冯庆春把关后,印章才郑重落于纸面。“印章盖下的是责任,我们交出去的是安全,也是信任。”方媛说。
  9点,倒班三班完成早上施工所需的爆炸气分析后,将“接力棒”交给了白班班组,完成临时性的加样分析任务。
  此时,检修现场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研究院院长达建文走进检修现场。由于今年公司炼油装置春季检修是分析化验专业重组以后面临的首次最大规模检修,研究院上下都严阵以待,炼油化验室打了头炮。“服务质量怎么样?分析数据是否满足检修需要?”达建文与炼油厂相关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现场做了交流。
  “炼油化验室服务质量很好。检修以来,我们车间容器内三气样品比较多,化验室都是很及时完成了分析,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我们很满意。”重油加氢车间主任李东平竖起了大拇指。

信息来源: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