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刚的检修“三宝”

□文/图 李建强

检查装置新安装的机泵。

白刚(左)与同事在现场查看管线。

与施工人员对接检修项目。

  装置检修设备人员是一个忙碌的群体。当前部分炼油装置检修后已开车,但炼油装置检修重点工程——第二常减压装置材质升级项目、安全隐患治理合同能源项目要持续到四月底。该车间设备组组长白刚,这位三十多岁的满族汉子依然在检修现场忙碌,与大家并肩作战,全力推动着项目的进程。
  “白刚工作很忘我。”这是办公室的同事刘轩廷对他最直接的评价。
  3月初检修开始后,白刚遇到第一个大活便是设备鉴定,他每天钻塔入罐,检查设备腐蚀与损坏情况。这可是个体力活,一个塔上上下下四十多米高,一天下来爬上爬下经常三四趟。设备内空间狭小,汽提塔直径只有1.2米,塔盘通道口宽度只有四十厘米。白刚不是瘦人,很多地方要收腹、调转方向,才能通过,尽管隔着衣服,有时身上也能勒出红印。可白刚不在乎:“检查一定要到位,不能留死角,这可是关系到检修的质量。”
  设备鉴定完成后,鉴定项目材料提报也是白刚的工作。材料快的一周左右、慢的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货,材料报错了影响检修进度,耽误不起。上报时,白刚要再次确认设备直径、材质等内容,感到有问题便去现场核对。不管是塔内的构件、还是处在塔顶的设施,白刚都要爬上去确认,这样才放心。笔记本、卡尺、钢卷尺成为白刚随身的“三件宝”。设备鉴定一共确定了288个检修项目,所需材料15页纸共293条,各类管件、阀门,甚至不到一米长的管线,在他的细心下,上报没有出现差错。
  第二常减压装置安全隐患治理合同能源项目,主要进行换热系统的改造,提升换热效率。新上的设备,白刚要根据技术协议,一项一项地核对。“关系到装置能否正常开工,这个活不能有丝毫马虎。”白刚说。不符合要求的要统计上报,与厂家协调逐项落实整改。
  除每天在现场对接、验收施工项目外,白刚抽时间还要检查现场施工情况,督促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第二常减压装置是在三、四十年前投用的,很多管线上的管件、放空阀等与主线材质不符,这是本次检修重点整改的问题。对于不锈钢管线大家发明了土办法,用磁铁对材质进行初步的检验。走到哪里,用纽扣大小的磁铁确认材质是否符合要求,成为白刚工作的“好伙伴”。

信息来源: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