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齐鲁石化氯碱厂通过实施“赛马”机制、创新机制和对标机制,紧紧抓住增产创效有利时机,科学优化组织生产,在运装置保持高负荷稳定运行,延续了良好的盈利势头。前7个月,完成工厂利润1.24亿元,创“221”模式运行以来的同期最好水平。
“赛马”机制——
为安全生产管理添后劲
“电气值班室,多台设备突然停运,请尽快检查恢复供电!”7月10日早上7:04,聚氯乙烯车间装置突然出现晃电。“晃电”发生后,各级相关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处置。
“虽然事发突然,但由于处置得当,装置生产很快恢复了正常。”值班长王文正说,“这与平时开展减少‘小波动、小偏差、小异常’劳动竞赛是分不开的。”
“为确保装置安全平稳经济运行,氯碱厂围绕工艺指标及过程分析指标合格率、工艺指标平稳率、巡检计划完成率、工艺记录准确率、DCS报警记录及应急措施处置等,组织开展减少‘三小’专项劳动竞赛。”据氯碱厂工会副主席张云亮介绍,厂工会每周进行检查、统计汇总,月底公布考核成绩并通报。基层车间则每周针对生产工艺指标异常情况,分析产生“三小”原因,编制滚动计划,开展指标攻关,制定阶段性防范、解决措施,并逐项实施。
与此同时,氯碱厂电化车间还开展了安全“划重点”活动,氯乙烯车间开展了工艺指标“跑直线”小指标劳动竞赛,为安全生产管理添后劲。
创新机制——
助力全员掘开“效益泉
曾经历过效益亏损煎熬的氯碱厂,紧抓当前这一来之不易的创效黄金时机,根据市场需求,科学优化生产组织。各部门、车间、岗位之间,相互配合,上道工序积极为下道工序提供良好服务。
“我们在保持1号聚氯乙烯满负荷运行的前提下,加大市场需求旺盛产品排产量。”生产技术科负责人介绍,为生产适销对路效益大的产品,他们随时与销售储运部沟通联系,了解行情,把准脉搏,及时调整各牌号产品排产。
同时,从提升产品内在的精和强入手,争创品牌新优势与价值高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以新产品为突破口,在新产品原料管理、中间过程管理、产品管理、出厂管理、售后管理、信息管理六大方面实行全过程管理,对全部原料、生产、储存、出厂等全过程环节把好每一道质量关。
对标先进——
大质量管理激活“内动力”
“夏季是聚氯乙烯生产包装最难的季节。”正在现场进行查看的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高会明说,包装袋热合温度要随时调节,高了封口的热合纸容易发粘,低了热合纸又粘不牢,易出现包装破损漏料。由于聚氯乙烯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一旦出现破损,影响产品形象,同时造成浪费,关系到企业的效益。
“闷热的环境虽然艰苦,但标准不能降。”当班的成品车间大班长李庭河说,对生产包装线严密监控,不允许有一袋不合格产品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必须保证入库产品100%合格。
这是氯碱厂实施“大质量”管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氯碱厂对标先进,实施“全要素、全过程、全专业”“大质量”管理。
“严控原辅材料入口关,提高助剂浓度的准确度,稳定回收单体精馏塔运行,提高回收单体质量。”聚氯乙烯车间副主任王绍刚说,他们通过开展“指标跑直线”等各项小指标劳动竞赛,提高过程控制指标的合格率和平稳率。
目前,聚氯乙烯优级品率达98.06%,同比提高0.64%,S-1000M新产品得到市场好评,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均保持稳中有升良好态势。(记者 刘新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