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热电厂党委抓好“党建+”模式,集中党员骨干力量——
争当隐患排查“工兵”
“这一段腐蚀老化严重,要整段更换。”8月28日,齐鲁石化热电厂汽机车间热网区域,厂金属质量监督小组组长、共产党员王卿和组员杨继民认真检查4号汽轮机三段抽汽流量孔板小接管状态及焊缝质量。
“接管不仅腐蚀较为严重,而且不足100毫米的短管上有多道焊口,建议整体更换。”王卿边说边拿起相机对现场拍照留档,并将问题填写在缺陷统计表中。
小接管是锅炉、汽机等生产装置的“神经末梢”,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公司小接管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开展以来,热电厂党委将该项工作与基层党支部“三基”建设有机结合,集中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及金属监督小组的党员骨干力量,抓住炉机检修消缺时机,全面提升汽、水、油、风等在运高温高压管道安全系数。
“让党员成为隐患排查‘工兵’。”8月29日,汽机4号汽轮机零米区域,车间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张一帆带领党员骨干紧张忙碌。张一帆介绍,4号汽轮机组的疏水管道已运行34年,针对本次发现的管道减薄、焊口腐蚀等问题,车间组织党员骨干利用4号机停机检修时机,彻底完成集中整改。
当天,锅炉车间党支部书记张家斌带领由技术骨干、年轻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对3号锅炉小接管隐患展开细致排查。3号锅炉低温省煤器管道封堵作业点,张家斌全程监督焊接作业,直至焊口全部按照规范完成焊接才离开现场。
“逐一检测,确保质量。”汽机车间零米疏水管道旁边,还有三个月就要退休的王卿,在现场严把质量关。王卿说,汽轮机本体疏水、仪表等小接管与主管线连接的第一道焊口,受材料选择、焊接技术及过程管理等因素影响,极易存在焊接质量缺陷,他们结合各车间小接管台账,认真分析潜在运行风险。同时,根据小接管位置、使用年限及目测结果,通过着色、磁粉及无损探伤等检测办法,对焊缝表面、管道弯头等部位逐一检测,确保设备和管线处于完好状态。
“管道存在细微裂纹,现场组织打磨,检测合格后才能销项。”8月29日下午,4号汽轮机区域,负责着色检测工作的杨继民正在督查治理进度。“决不能让治理工作流于形式。”杨继民介绍,厂部要求,对影响到金属强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接管,则采取深度修复、检测,直至符合使用标准。如果检查发现材质不对、接管焊口数量不规范的小接管,一律落实割除、更新等整改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风险。(记者 夏东明 通讯员 苏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