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统一全员认识、调动全员参与,努力打造“5S”管理标杆示范区——
提升本质安全 培养良好习惯
“这个‘党员包机牌’做得不错,内容详实全面,可以借鉴。”4月21日,齐鲁石化“5S”管理现场观摩交流会在第二化肥厂举行,丁辛醇装置干净整洁的现场环境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第二化肥厂将“5S”管理作为夯实“三基”、提升装置本质安全、培养员工良好习惯的契机,努力打造“5S”管理标杆示范区。
统一认识 增强创建责任
“要让大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5S’管理的好处,工作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第二化肥厂经理李海强认为。
“5S”管理推行伊始,该厂利用专题培训、班组学习、专业会议等形式,抓实《5S管理手册》宣贯培训,统一全员认识、调动全员参与。
第二化肥厂丁辛醇车间作为公司首批“5S”管理创建示范区,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管理人员带头学习管理理念、研究创建标准,并根据车间实际编制实施方案。组织新入职员工作为教员,利用副班、班前班后会等时机开展“5S”管理理念培训和宣贯,适时组织全员考试,力求培训全覆盖。
为方便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丁辛醇车间开展微信课堂“5S”管理每日一学活动,为大家提供学习、讨论的平台。同时,制定“5S”管理考核办法和班组评比细则,每天打分排名,督促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
“水杯、安全帽、台账都有固定摆放位置,使用很方便。”丁辛醇车间工艺班长张波指着操作室内整齐摆放的物品说,从刚开始的时时提醒,到现在的习惯动作,班组员工的素养正逐步提升。
整理整顿 促进本质安全
“‘5S’创建过程中,我们将其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丁辛醇车间主任张宝国介绍。通过研判,将“5S”管理嵌入安全生产管理中,重点针对现场“安全、应急、卫生、作业”四个方面,即现场安全“5S”管理,在生产及检修时及时清理非必需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提升现场生产的安全性;现场应急“5S”管理,采用目视管理法,合理利用现场空间,明确标识物品,紧急情况时快速找到所需应急物品;现场卫生“5S”管理,定期保养阀门、仪表等各类生产设备,让其有效发挥设备基本性能;现场作业“5S”管理,及时纠正承包商和员工违章行为,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施工作业期间,丁辛醇车间每天安排专人提前到岗开出作业票,周末由技术人员监护,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延长有效作业时间。紧盯建筑质量和施工质量,对办公室、控制室、装置现场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确保一次就干好。还组织相关人员到兄弟单位交流取经,邀请华商院顾问现场提意见建议,通过“照镜子”找差距、促整改。
“通过整理整顿,不仅现场面貌焕然一新,‘低、老、坏’现象也得到了整治,员工主动查找和解决问题,促进了装置本质安全。”丁辛醇车间副主任王清波表示。
“旗帜”引领 主动承担重任
“这个区域卫生打扫难度大,我来干。”“这条管线位置高,标识交给我。”4月份以来,第二化肥厂党员、团员在“5S”创建中发挥 “旗帜”引领、“引擎”带动作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丁辛醇车间党支部将党员包机和党员责任区融入“5S”创建,实施网格化、区域化分工,明确各支委职责,对于疑难问题实施“一把手”责任制。在党员量化积分考核中增加“5S”创建评分项,要求每一名党员时刻保持自身仪表仪态规范和相关纪律执行到位,带动身边群众自觉遵守。
组织主题党日和青年突击队活动,清理罐区、装置区内卫生死角,定置摆放消防器材、吹扫软管等各类物品,检查纠正装置仪表上、下限标识,排查漏点、异味源等设备问题,在实干中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
丁辛醇车间坚持每天召开一次车间级“5S”施工协调会,每周召开一次厂级“5S”现场推进会,通报施工整改完成率,把控施工时间节点,对存在问题和矛盾点当场给出解决方案,明确完成期限,提升工作效率。(记者 孙淑芸 通讯员 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