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屹立铮铮铁骨

齐鲁石化热电厂干部员工将抗疫情稳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和生产骨干身先士卒坚守岗位——
迎风屹立铮铮铁骨

热电厂汽机车间运行三班员工正在调整给水母管压力。(夏东明 摄)

3月18日22∶00,齐鲁石化热电厂办公楼仍旧灯火通明。

三楼办公室内,公司副总工程师、热电厂经理王军明正安排生产技术科科长马长锋做好生产物资保障工作。“这几天大家都是连轴转,确实辛苦。”王军明站起身活动着有些僵硬的颈椎。自3月11日起,疫情防控、应急准备、物资保障、生产指挥……哪项工作都需要及时落实,他已经连续8个昼夜吃住在厂里。


按下快进键 大考炼真金


3月11日,淄博本地多个区、县相继出现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热电厂按照公司要求,迅速建立抗疫指挥“中枢”。厂党委发布《党徽在抗疫前线熠熠生辉》战前动员令。厂机关、科室和生产一线员工,众志成城,积极投身抗疫洪流,用行动打响疫情防控和安稳保供两大战役。

热电厂立即召开由厂领导、副总师及科室负责人参加的紧急碰头会,制定应对方案。厂部执行1名厂领导加1名副总师带班;机关科室人员一律取消周六、周日休息;各车间执行“两特”保运值班,迅速摸排家住疫情区域的生产骨干,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厂部迅速对液氨、氨水、石灰石等环保需要的三剂和物料出库作出安排。生产技术科与公司相关部室迅速对接,确保生产、后勤、生活及防疫物资保障。

“逐一摸排重点岗位、偏远变电站人员到岗情况,做好极限情况下倒班准备。”王军明介绍,关键时刻,热电厂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迅速到岗,按照疫情防控安排各司其职,全力确保公司生产装置正常用汽用电。


甘做压舱石 使命守职责


“可能会‘封城’,我马上赶回厂里。”3月11日,已回张店家中的热电厂锅炉车间主任王树诠迅速驾车赶回30公里外的工作岗位:排查员工人数、落实替班人员、各类场所消杀……“事态严峻,做好一旦封城后的所有应急准备。”连续8天7夜,他和上岗员工吃住在岗位,共同承担、互相鼓励。“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树诠说。

跟他一样,太多的车间领导、骨干关键时刻都站了出来。

检修车间主任于得水也是在“封城”当夜,中途几经换车后辗转回到厂里。“宁肯封在厂里也决不能困在家中。”于得水语气坚定;电气一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张宁,丈夫因疫情一直被封在青岛,家中读初二的孩子还需要照顾。“好几个晚上,孩子哭着打来电话,我只能好言安抚一下,没办法,车间还有百十号员工,几十公里供电线路要维护,孰轻孰重我分得清。”她带领支部成员始终坚守岗位。

“烈火验真金,逆境试强者。”热电厂党委书记许新说,周边城区“封城”后,厂、基层车间的党员骨干切实发挥“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稳定了生产、温暖了人心,带动激发了员工爱厂、护家的主人翁精神。


合力筑防线 平凡化不凡


“师傅,请再剪短点。”3月12日,平日擅长唱歌、跳舞的汽机车间运行三班女工刘丽萍做了“惊人”之举,把一头披肩长发剪为了短发。“厂里遇到困难,一旦驻厂就没有时间打理它了。”她积极报名参加了车间应急保障小组,扛起行李就来到了岗位。“确实有些疲惫。”虽然按照工作需要只驻厂两天,但刘丽萍表示,只要需要,她依然会第一个报名护家。

“手机24小时开机,有困难和需要我来顶。”3月12日19∶00,炼油动力站运行一班党员、班长姜维在班组群内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从11日到18日,他牺牲大休时间已连续顶替了三个班。乙烯动力站同样如此,因城区封控,缺员一度达14人。面对困难,车间主任陈国、副主任刘红旗带领张本勋等党员骨干挺身而出,主动顶岗替班,全力确保了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贴心关爱让战‘疫’更有温度。”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杨涛介绍,热电厂工会在搭建临时休息点、备齐床上用品、配发方便面等必需物资的基础上,将新鲜果蔬第一时间送到员工手中。同时,通过开展志愿者义剪、心理疏导等活动,消除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一线驻厂员工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最坚实的后盾。(记者 夏东明 通讯员 苏成武)


信息来源: 
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