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访齐鲁石化研究院院长李留忠、党委书记王金刚

“公司‘两会’报告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狠抓产品技术创新和创新机制建设,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3月4日,齐鲁石化研究院院长李留忠说,公司“两会”为2022年研究院工作描绘了蓝图、作出了部署。

2021年,研究院全面从严管理、实干奋斗,高效完成了年度科研及生产服务任务,专利申报及授权量均创历史新高,部分领域实现从“跟踪模仿”到“创新引领”的突破,展现了科技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安全环保、严细管理、科技创新、生产服务是研究院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抓手。”在谈到深入学习公司“两会”精神,如何落实严细管理措施、做好全年工作时,李留忠说,在公司和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将持续抓好科技创新、生产服务,以打造一流企业研究院为目标,切实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在落实“双碳”“双控”要求、助力公司转型升级改造等方面主动作为。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从0开始,向1突破’。”在李留忠看来,方向和目标明确后,必须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才能主动破局、果断开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抢占先机。

科技创新,围绕公司主业做好科研规划,抓重点、破难点、促亮点,在公司关注的氢能技术、高端碳材料、精细化工等重点项目上发力,持续攻关突破;在硫黄近零排放技术、污水回用、茂金属聚乙烯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努力技术迭代,实现技术创新合理接续、多点开花。

服务生产,坚持每年两次定期交流机制,征集技术难题,形成问题清单,开展协作攻关,逐个闭环销号,为公司解决“卡脖子”难题,为装置清洁生产、稳定运行、指标提升、质量管控、产品推广等做好精准服务。

科研交流,聚焦创新速度,加强开放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多与系统内外生产单位、科研院所、高校、设计院等单位开展交流合作,加快研究院新研发技术的小试、中试、工业化实施和技术转让推广步伐,不断提升研发水平和技术影响力。

严细管理,突出业绩实效,建立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推进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政策落地,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保障科研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安全环保,抓好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强化溯源分析,完善问题整改闭环管理。聚焦责任落实与风险隐患,研判年度安全环保风险,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聚焦专业履责,强化过程管控与环境管控,狠抓直接作业环节和承包商管理,严格危化品过程监管和科研运行安全环保管控。

“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两会’精神,按照党委‘12345’工作思路,聚焦高质量抓党建、强党建工作要求,以‘1+4+N+X’为主线开展党建工作。” 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金刚在谈到党委工作时介绍,“1”是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4”是坚决守好“四条底线”;“N”是做好党建规定动作;“X”是创新党建自选品牌。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2022年是研究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创造性突破的见成效之年。研究院将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用实际行动完成新考题、新答卷。

研究院党委发挥引领优势,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抓实政治学习与业务素质提升相结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激发科研人员提升业务能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实模范引领与科技创新成果相结合,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讲好研究院故事,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抓实责任落实与科研任务开展相结合,夯实党建基础,推进党政融合,努力打造一支满足科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

“用好分类定级、党建工作检查、党员量化积分考核等抓手,推进党政融合,激励党员在科技创新一线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王金刚表示。

研究院党委加强廉政建设,压实维稳责任,规范民主管理,推动创新创效。围绕严细管理要求,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提升监督效能;从源头上把控风险,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规范用权;深化纪法教育,遏制违法犯罪;压实信访责任,加强风险排查,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同时,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搭建群众性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升建家水平,引导青工围绕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等任务岗位建功。

“研究院党委将抓思想、带作风、促执行贯穿始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更实、质量更高、实效更好,为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展望未来,王金刚信心满怀。(记者 周大庆)


信息来源: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