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986年的秋季,刚刚18岁的我从齐鲁石化汽运公司调动工作到乙烯道路指挥部,那是氯碱厂东门坡上面的一个大院子。一进大门,右侧就是搅拌站,整日隆隆的响,一锅一锅的沥青和各种石子在里面搅拌成型。再往里西侧是各类修路材料的堆场,东侧是员工食堂,上坡穿过去迎面就是办公楼,院子里面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

一边观察着新鲜环境,我把调动手续交到了办公室。当时的办公室主任接过调令看了看,说,小张,你来得太好了,今天就上夜班吧。说着就递给我一把车钥匙,叫人带着我去机运队看看自卸车。看了看停在那里的东风自卸车,启动了一下试试,就和老师傅去运输石子了。

当时新区各厂还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夜间厂区基本没有什么人,晚上黑乎乎的。那天是在修氯碱厂的厂内道路,修路现场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碘钨灯把现场照得灯火通明,压路机来回压平路面,装载机不停地运放石子,翻斗车一车一车地卸下沥青料。虽夜深寒意浓,大家却汗流浃背,干得热火朝天。夜色中,我和王维佳师傅一起负责沥青料的运输,就这样开启了我两年的筑路历程。

那时候修路,比现在要费事的多,机械很少,多数工序要靠人力。要先打好三合土基础,然后铺上地瓜石,再铺石子,压实后再撒石子,然后是粗料,最后是细料面层,压平后路面才算完成,中间过程还要撒加热后的液态沥青,安装好路牙石后才算最后完工。

当时公司和乙烯指挥部一切围绕着“87·5”开工,路要修不完,将直接影响开工员工通勤和物料运输,而修路受季节影响大,下雨雪和极寒天气不仅影响工期还影响质量,道路指挥部的压力比较大。员工们全力以赴,只要天气状况允许,机运队的同志24小时两班倒,连续作业,有活就干,根本没有加班加点一说,更不存在加班费了。拉料的车要保证30分钟一车,往复循环起来,否则沥青料要糊在料仓里面。距离近了两台车倒,要是远了要三四台车才能循环起来,司机12小时在车上,一顿饭有时要吃好几次。食堂做好后勤保障,为机运队开专灶,24小时随到随吃。机运队人员紧张,队长也常常披挂上阵,载重15吨的老式黄色太脱拉卡车是他的标配。现在回想,身材矮小的他在巨大的卡车里面站起操作的情景。

紧张的工作,疲劳是常态。机运队特别设了休息室,不拉料的司机就在休息室休息。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大家十分缺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也是宝贵的。经常出现车装完料还不走,搅拌站的同志拉开车门叫醒司机。司机马上拿凉水擦下脸,清醒一下继续干活。一个星期在单位连续作业是常事,辛烯路即现在的乙烯路贯通前,很多同志一个月都没有回家,目的只有一个:确保“87·5”顺利开工。

整日辛苦的工作,大家的心态都很平和,没有抱怨的,也没有人去谈加班费,去说累了我要休息的话语,只要有活,二话不说马上就去干。道路指挥部的全体干部员工顽强拼搏,快马加鞭地突击了大半年,辛烯路的节点工程——二化立交桥在1987年的4月26日胜利通车,标志着辛烯路全线贯通,为“87·5”乙烯开车提前4天铺平了员工通勤的道路。辛烯路的建设是当年齐鲁石化30万吨乙烯建设的一个缩影,当年参与乙烯建设的员工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在了,与我相同年龄的年轻人也已年过半百,但齐鲁石化乙烯建设者的奋斗精神,仍在激励着我们,将一直伴随我的职业生涯。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的生活要靠努力工作得到。今天的齐鲁石化是过去55年里几代石化人不断地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胜利油田时对石油石化人的殷殷嘱托,响彻在耳旁,继承和发扬石油精神,这是对我们所有石油石化人的殷切希望。让我们继续加油干,为齐鲁石化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吧!(张东亮)


信息来源: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