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培训中心(党校)大力提升教师素质,深度了解基层需求,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齐鲁石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培训中心(党校)立足党校职能,发挥培训各级领导人员和党员的主渠道作用,将教师素质提升与党史课程开发相结合、下厂学习调研与送党课下基层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内外平台资源结合,在学深悟透、讲深讲透上下功夫,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下去”。
素质提升与课程开发结合
2021年以来,公司党委党校开展了7次教师素质专题培训,负责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开发的党校教育部提早谋划,在去年课程开发基础上,新开发了《从四声炮响看百年辉煌》《古田会议及其时代价值》等5门党史课程。
在党史课程开发中,教师经历了“我行吗”到“我可以”的过程。“非专业出身站讲台没底气”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大家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不是学什么就得干什么,是工作需要什么我就努力做什么”,经过不断的思想引导,教师们达成了共识。思想“开关”打开后,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集体备课应时而生。集体备课是发挥教师专长集思广益、整体素质能力提升的过程,由负责人牵头组成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备课组,备课组集体商定课程框架、研讨课程讲稿,经过教研室、培训部、中心多次磨课打磨出课程讲稿,讲稿资源共享,人人都能拿来讲。“集体备课,让原来比较散的框架有逻辑性了,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更紧密了。”党校教育部教师王明忠说。
在负责党史教育课程开发的党校教育部,主动学习已成为教师自发、自觉的习惯,他们随时随地学习分享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
下厂学习与送党课结合
公司党委党校紧密围绕公司主业开展培训,专职教师下厂学习调研是了解生产一线的重要渠道。公司党委党校将下厂学习调研至少1个月作为专职教师的必备条件,掀起专职教师下厂学习调研的热潮,截至4月底,党校共27人下厂学习调研送课,累计240.5天。
党校教育部发挥党史学习宣讲团成员作用,主动将下厂学习调研与送党课结合,为炼油厂、烯烃厂、热电厂等8家单位送党课8次,实现了从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科级干部、党员代表、支部委员、青年员工等各层面培训。
在下厂学习调研中,教师们经历了“很为难”到“有收获”的过程。起初对调研什么、如何开展调研摸不着头绪,到生产厂后,对方的高度支持和配合让教师们打消了顾虑,在相互沟通中发现了党支部工作所需要的党史、EAP等课程,双方很快找到结合点,送党课水到渠成。党校教育部教师乔丽说:“理论只有根植于实践才能找到源头活水,下厂学习调研,让我们找到了方向,知道了员工喜欢什么样的语言、关注什么,为补上实践经验不足、对生产经营情况不了解这个短板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古田会议及其时代价值》课程后,了解了支部建在连上的起源和发展,找到了党小组带班组、消除党员空白班组、党员带群众的依据,充分证明了这些工作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干出来的,现在抓支部工作就得这么干,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党支部书记抓支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级单位反馈,通过对党史课程的学习,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激发了学习党史的兴趣点,找到了与支部工作的结合点。
学习教育与平台资源结合
公司党委党校坚持系统思维,树立正确党史观,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公司当前的重点工作,做好与公司当前改革发展、绿色企业创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培育法治思维、开发法治类课程,纳入“双向融合”课程体系。在公司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指导下,5个党支部联合开展了“我为党旗添光彩,绿企创建当先锋”暨党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
公司党委党校用好“双向融合”平台,加大党史课程比例。用好省委党校师资资源,协助公司党委宣传部顺利举办了公司党史专题读书班、新提任基层领导人员培训班。利用中国石化网络学院平台,精选中央党校教授课程,组织筹备公司中层领导人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线上培训班,争取了集团公司青年干部培训班。组织人员赴现场考察,精选省内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莱芜英雄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等5个红色基地作为现场教学基地。(陈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