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临淄区大顺体育城临时疫苗接种点,新冠疫苗接种正在有序进行中。(记者 孙淑芸 摄)
近期,公司下发了《齐鲁石化公司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方案》,开始组织在职员工分批进行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日前,记者来到石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看到这里首批接受疫苗接种的公司员工正在有序排队,等待注射疫苗;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着,登记信息、将人员分流到各个接种台注射疫苗、安排完成接种的人员留置观察……
“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头晕、发热或者哪里不舒服?”护士王阳正在挨个询问留观人员的感觉。趁着中间休息空隙,记者采访了她。
记者:“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有什么副作用吗?”
王阳:“有些情况不建议接种,像过敏、妊娠、慢性病急性发病期等,这些在就诊台登记时,我们都会一一告知,帮助前来接种的人员排除。至于副作用,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一些常见的反应,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两三天后就能自行恢复。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接种了四千多人,产生反应的很少,甚至比咱们平时接种流感疫苗的副作用还要少、还要轻微。”
记者:“接种前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王阳:“首先是要如实告知我们你的健康信息,完成注射后,留观30分钟,当天不要洗澡,一周内不要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任何疫苗都不可能达到100%的保护效果,接种疫苗后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疫苗接种的规定,每个接种台每天接种人数是有限制的。“我们共有8个接种台,按规定每天接种人数为500到1000人,需要为周围3.1万名社区居民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石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海介绍,“疫苗都是由区疫控中心分批下拨,所以,咱们齐鲁石化员工要按计划、分批次、统筹接种。”
“全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院长顾国明说,“我们使用的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两家单位生产的灭活疫苗,总有效率在70%以上,而不良反应仅有十万分之二左右,成熟、可靠,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新冠疫苗。”
目前,临淄区城区已经设置了4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加上各乡镇,全区共有13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统一为全区居民提供接种服务。其中,临淄区最大的、设在区体育场篮球馆的接种点已经投用,包括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在内的临淄区三大医院抽调的数十名医护人员也已经配备到位,从四月初开始,每日可为3000人接种疫苗。
前期,临淄区已经为冷链、物流、公安、医护等工作岗位面临较高风险的重点人群进行了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现在,随着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对18-59岁的部分群众逐步实现“应接尽接”,有序开展接种。
“齐鲁石化一万多在职员工都属于‘应接尽接’的人群,上级要求是在6月底以前完成80%以上的接种率。”具体负责公司员工疫苗接种事宜的行政部卫生健康管理科科长李秀波压力山大,由于不可控因素较多,经常出现疫苗数量不足甚至断供的情况,李秀波尽全力与临淄区防疫部门联系协调,也希望公司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日前云南刚刚又出现疫情,国外疫情也还很严重,下一步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人员流动加快,风险也会有所提高,建议大家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还是尽早接种疫苗,早接种早受益,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他人。”李秀波恳切地说。(记者 王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