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产“农家肥” 降本增效“好收成”

“固体含量5%左右、浆液密度1.12。”5月9日,齐鲁石化热电厂脱硫车间当班班长于长刚根据数据,迅速测算出硫酸铵最适宜的干燥温度,随即在仪表控制系统中熟练地输入数值。

伴随着一项项沉稳熟练操作,一袋袋硫酸铵产品顺着传送带整齐送至码垛机最后转运出厂。

硫酸铵是一种优良氮肥,适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不仅能够促进各种农作物的枝叶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还能有效增强农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作为热电厂副产品,近年来硫酸铵价格一直保持着可喜盈利态势,但因装置设计缺陷,产品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干燥温度偏高的“顽疾”,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还造成了生产用汽的过度消耗。

为此,热电厂针对提升硫酸铵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过程蒸汽用量等课题开展专项技术攻关。

“适当下调干燥温度会有什么变化?”研讨会上,攻关组成员、脱硫车间副主任王林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说干就干,他立即召集攻关组成员刘震、朱林等人在运行员工的配合下展开调整试验。

“只要准确掌握各脱硫塔的固体含量和产品取样指标,再通过下调硫酸铵干燥温度,就能实现节约蒸汽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经过近10余天的连续测试,攻关组终于摸准了节能“脉搏”,掌握了调整“密码”。

4月2日,车间正式执行脱硫装置新工艺调整办法,精细化调整和标准化操作双管齐下。为确保最佳效果,车间实施了全新的“六步标准操作法”。

班长每班至少3次到硫酸铵包装线查看出料质量、掌握锅炉负荷变化;技术员全程确保硫酸铵产品的干燥度,水分控制在1%以内;内操人员根据各种数据和实践经验,随时调整出料温度的给定数值,精准控制蒸汽用量。

“‘六步标准操作法’收效可观,获得了厂部嘉奖。”王林说,精细化调整虽然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却实实在在收获了“真金白银”。

截至4月底,热电厂生产硫酸铵18162吨,创效2158万元;运行1个月以来同等产量下节约蒸汽1135吨,据测算可节能增效27万元。(记者 夏东明 通讯员 苏成武)


信息来源: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