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氢气充装项目由自用变外供,在没有增加其它成本的前提下,年外送一千万立方米氢气,可供一千辆轿车行驶10万公里——
助力淄博市打造氢能产业高地
2021年12月30日18时,第一辆载有300千克氢气的特种专用罐车缓缓驶离齐鲁石化厂区,这标志着国内百万吨级CCUS项目的配套项目齐鲁石化氢气充装项目高质量建成投用,填补了齐鲁石化制氢、储氢、充装、外供等空白,实现了氢气由自用到外供的跨越。
该项目投用后,年外送一千万立方米的氢气,可供一千辆轿车行驶10万公里,助力了淄博市打造全国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
全速推进项目投用
2021年11月29日,氢气充装项目提前一天中交。中交仪式结束后,氯碱厂联合施工、监理、运行维护中心、物资装备中心等单位开展研讨,按照12月底试运行的时间节点,快速推进“三查四定”和尾项的整改工作。
氯碱厂机械动力科副科长刘赫介绍,项目要尽快完成各项收尾工作,使设备达到试运行条件。
该厂技术人员联合施工单位对设备开展联合检查,查出尾项17项、问题28项,分专业认真整改。
运维中心是设备的维护单位,他们成立了由车间负责人、技术员和班组骨干组成的氢气充装项目小组,提前深度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该中心氯碱仪表车间副主任孟庆国介绍,压缩机的压力很高,因此安全最重要,这就要求车间检查确认每一条回路,不能有任何遗漏。
他们与厂家技术人员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积极做好程序组态的编写、回路联校等工作,确保该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12月12日,氯碱厂完成了“三查四定”问题的整改工作,同时加紧联系物装中心追加尾项物资。
24日,最后一台高压阀抵达现场,追加的物资全部到货,随即进行最后的收尾施工。与此同时,氯碱厂联系地方单位开展验收工作,促进项目尽快达到试运行条件。
全方位精准培训员工
氯碱厂烧碱车间副主任刘振革介绍,氢气充装是氯碱厂的新建设备,没有可借鉴的操作流程,必须尽快完善流程,加快培训员工,才能保障项目投用后员工能够安全操作。
该车间技术人员与厂家仔细对接,制定出氢气充装项目试生产操作法、技术规程等方案并下发到班组学习。
氯碱厂一边组织施工一边组织员工分批次到淄博市特种设备检测院培训、考试。31名员工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氢气充装特种作业上岗资格证。
2021年11月26日,氯碱厂模拟氢气泄漏着火开展事故演练,提升了员工应急处理能力,为装置投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12月20日下午,淄博市中氢气体有限公司派氢气罐车抵达现场,进行模拟实操充装操作的培训。
运输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车间员工进行了车位摆放位置、车体阀门组件等培训,使员工快速掌握了充装流程。同时,车间针对实际情况,完善了标准作业程序,配齐了相关用品,确保充装操作稳妥可靠。
充装试运行一次成功
氢气项目中交后,氯碱厂烧碱车间迅速从每个班抽调出一名员工,由技术员带队靠在现场,熟悉流程,吹扫、调试设备。
2021年12月15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达到了试车条件,相关单位在现场签署了启动确认条件书,开始单机试转。
氯碱厂烧碱车间技术员下达了压缩机单机试车通知,开启氮气阀门,压力升至0.5兆帕,员工魏国带领黄敬浩、王智霖紧盯压力变化,运行五分钟后停车检查,振动、温度符合要求,随后再次启动,压力升至5兆帕,达到充装要求。
12月30日,齐鲁石化举办“绿色淄博·‘氢’力齐鲁”氢能制备装置试运行现场新闻发布会,各路媒体记者齐聚齐鲁石化,对氢气充装项目实地深入采访,营造了良好的企地同心同向发展氛围。
当天氯碱厂进行了氢气充装,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运行一次成功。
公司化工工艺高级专家李兆华介绍,氢气作为电解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副产品,纯度达到99.99%,完全符合国家车用氢气标准,而且氢气由自用变成外供没有增加其它成本,优势明显。(记者 孙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