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每克煤的最高热效

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积极应对煤炭紧缺形势,最大限度降低原料煤消耗——
释放每克煤的最高热效

受三季度以来全国煤炭市场资源供应短缺、国家煤炭能耗双控政策等影响,各地电厂存煤不足,煤炭价格飙升,同时前期山西、陕西又遭遇大雨,铁路运输受阻,使齐鲁石化原料煤库存量不断走低,一度降至不足5日消耗的库存。

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作为原料煤消耗“大户”,推出多项应对措施,积极协同物资装备中心寻找合适的煤炭资源、打通汽运煤进厂安全接卸流程,在确保装置安稳运行的前提下,灵活调整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料煤消耗。

多方寻煤 应对危机

“2万吨下水煤已到达黄岛码头。”

“今天原料煤能进厂1500吨。”看到原料煤供应微信群里每天更新的信息,第二化肥厂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科长吴宽亮紧绷的神经才能略微放松。

自9月底开始,该厂原料煤库存告急,每天需要消耗1800吨原料煤的气体联合车间煤气化装置“嗷嗷待哺”,而后续丁辛醇装置近期正处于创效黄金期,它所需的羰基合成气也需要源源不断供给。

怎么办?第二化肥厂接连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并咨询中国石化兄弟企业,制定出应对原料煤供应紧张的可行性方案。

该厂煤气化装置在满负荷运行时每小时外供氢气近5万立方,由于原料煤不足,他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始降低气化炉负荷,减少外供氢气量,以保证羰基合成气量不变,醇、醛持续高产。

同时,该厂与物装中心紧密配合,积极寻找水煤浆型气化用煤的厂家,目前已经找到济宁中煤约5000吨,正抓紧联系车辆运回齐鲁。

“厂里还针对煤炭供应困难列出几项措施,包括将气化炉产生的灰渣进行脱碳回用等,并联系相关科研机构,适时开展技术交流,做好技术储备。”吴宽亮介绍。

双路运输 提升库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料不够,车间也是心急如焚。”同样担心原料煤库存不足的,还有第二化肥厂原料车间主任李炳奉。这段时间,看着一车车不断进厂的汽运煤,他心里也有了底。

“李主任,准备好接卸汽运煤。”10月6日,李炳奉接到电话,铁运受阻,物装中心果断调整为汽车运输。他迅速组织员工,将原料煤仓库改为汽运接卸模式。

由于之前的来煤方式都是铁路运输,两种接卸方式要求的通道不一样,要把6000吨左右的煤挪动位置,谈何容易。

他们动用抓斗、装载机连夜干,用了两天时间终于把汽运煤卸车路线打通。

8日,在该车间副主任赵来松的指引下,第一辆满载原料煤的汽车缓缓驶入安全卸车区,早已做好准备的安全管理员和采制样员开始验收。

“每一车都要在不同位置采样,确保分析出的质量数据真实有效。”赵来松抓起一把黑黢黢的煤捏了捏,测试了一下湿度,长长出了一口气。

此后的一段时间,该车间员工几乎24小时不停歇,保证卸车安全顺畅。

“只要有煤,心里就不慌,累点不算啥。”原料车间输煤班班长邵国利笑着说。

截至10月30日,第二化肥厂原料煤库存达到1万吨以上,铁路运输也正逐步恢复正常,每天大概有1500吨左右原料煤入库,保证装置运行所需。

灵活调整 安稳运行

“目前的生产状态是气化炉系统低负荷运行,净化装置存在低负荷和高负荷两种运行模式,需要认真监盘,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理。”最近,在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交接班会上,值班人员都要做出工作提醒。

“装置低负荷运行比满负荷运行更难调整,既要保证平稳还要尽量降低蒸汽和循环水等能耗。”气体联合车间技术组组长郑长山思虑周全,全力协助岗位人员调整工艺。

岗位员工与下游装置密切沟通,根据装置需求灵活调整供气量,释放每克煤的最高热效。

该车间净化装置内操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确保合成气高负荷运行、氢气低负荷运行两种操作模式不能混淆。同时,外操不间断巡检,尤其是参数变化后,第一时间到现场检查核对,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生产波动。

车间还要求班组员工利用工作之余和副班培训时间学习《气体联合装置事故案例》,熟悉掌握近几年突发生产状况的处置方案,提升员工的技能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充分发挥“师带徒”“传帮带”等培训作用,打牢装置安稳运行基础。(记者 孙淑芸)


信息来源: 
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