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东原油管线淄博段全线贯通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打造鲁油鲁炼基地
董东原油管线淄博段全线贯通
进口原油管输能力由每年540万吨提高到700万吨,将为齐鲁石化安稳生产和未来发展提供坚实原料保障

图为8月22日,齐鲁石化检验计量中心炼油计量站工作人员正在记录首批原油的计量数据。(记者 朱作清 摄)

8月18日中午,位于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进口原油罐区旁的齐鲁输油站内,伴随着一阵欢呼声,两端呈橘红色、整体像个哑铃形状的气水分隔球从管道的端口处缓缓取出。随即,2万余吨顶线水被引入胜利炼油厂4352号罐,标志着董家口——东营原油管线淄博段全线贯通。22日10时许,首批进口原油进入胜利炼油厂原油罐区。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稳能源饭碗的又一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保障山东境内能源供应。

作为我国“十三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的董家口至东营原油输送管线(简称“董东线”),起点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董家口输油站,终点为东营市东营输油站,设计年输油能力为1500万吨。从董家口原油码头上岸的进口原油首先进入到中国石化董家口商储库进行收储,通过董东线输送,途经安丘输油站、齐鲁输油站加压,最后运至东营输油站,其中齐鲁站同时负担着为齐鲁石化供油的任务,既是接收站又是中转站。

“董东管线的投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齐鲁石化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孙冠嵩介绍,“这条管线专门为齐鲁石化和东营方向提供保供任务,是进口原油的大动脉,为齐鲁石化安稳生产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保障。”

齐鲁石化所需原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胜利油田的陆上原油,通过东营到齐鲁石化的管道输送;另一部分就是由东黄复线输送的进口原油。

“董东管线投用以后,东黄复线因服役到期将会停用,部分线段还将进行一系列改造,提升管线运营本质安全。”国家管网山东运维青岛作业区生产科科长吴昌说。

“同时,齐鲁石化进口原油管输能力也将由原来东黄复线的540万吨/年提高到700万吨/年,除了满足目前生产需要,也给公司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孙冠嵩特别强调。

齐鲁石化原先加工的进口原油是由黄岛油库供给,而黄岛油库担负着青岛石化、青岛炼化、齐鲁石化等5家企业的进口原油输送任务。董东线投用后,齐鲁石化的进口原油将改由中国石化董家口商储库进行供给。

“与黄岛相比,董家口港口原油泊位的水文条件更加优良。”齐鲁石化计划经营部副经理鞠海京介绍,由于进入黄岛泊位的航道水深不足,需要借助两次潮汐油轮才可以靠泊,而董家口属于深水航道,借助一次潮汐便可以靠泊,有效降低了油轮港口滞期。同时董家口商储库原油储备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小型油田的储量,在保证国家原油储备安全基础上,通过基地收储原油,具备实现平抑社会原油价格异常波动的功能。

“作为大型综合炼油化工一体的炼化基地,齐鲁石化也是中国石化的标杆企业,能为齐鲁石化供油,我们感到很光荣,在双方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下,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齐鲁石化原油保供任务。”中国石化石油商业储备公司青岛分公司副经理闫丙辉介绍。

据了解,董东线每年1500万吨的原油输送能力,除了齐鲁石化所需的700万吨,其余800万吨将送往东营方向,向沿江炼化企业输送,从而将替换的胜利原油全部留在山东境内,为中国石化“鲁油鲁炼”的战略部署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王斐)



信息来源: 
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