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员工幸福指数转化为企业发展指数
齐鲁石化“爱心直通车”满载生活必需品,为低保家庭、特殊困难遗属、公司级困难职工送上公司关爱。(周大庆 摄)
2017年至今,齐鲁石化每年组织“爱心善捐、共建家园”活动,传递组织关爱,体现大家庭的温暖。(朱作清 摄)
2022年1月份,公司工会启动春节“送温暖”主题探访慰问工作,员工在岗位上收到春节一线大礼包。(苏靖 摄)
①齐鲁石化不断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20项,具体措施80条,重点项目清单完成率100%,员工满意率100%。
②2021年,齐鲁石化“爱心善捐”活动中,23个直属单位共1.4万人参加捐款,金额超过100万,捐款率100%,人均捐款额再创新高。
③齐鲁石化成立了工友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招募志愿者1455名,为公司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提供入户服务、紧急救助、配送物资、文化服务等活动。
④2021年10月30日,齐鲁石化第五批“第一书记”来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开始为期2年的驻村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⑤2021年10月份以来,针对国内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齐鲁石化积极承担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的责任,不算“经济账”,迅速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柴油产量,保证市场需求。
过去的一年,齐鲁石化深刻学习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从百年党史和石油石化创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着力点,聚焦公司改革发展重点项目、企业社会责任重大任务、深化作风建设为基层减负、员工群众“急难愁盼”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重点项目清单完成率100%,员工满意率100%。
2022年1月14日,齐鲁石化以视频形式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要求以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为载体,巩固和拓展关爱员工、为民惠民成果。
“项目清单”解难题,春风化雨聚人心
党史学习教育伊始,齐鲁石化公司党委顶层系统谋划,统筹一体推进,加强调查研究,梳理员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制定问题清单,明确公司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责任,加强督导督办,确保落实落地。
围绕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新项目发展等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听意见,带头办实事暖人心,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员工群众心坎里。
齐鲁石化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20项,具体措施80条;厂级重点项目507项,具体措施1078条。将办实事与“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相结合,工作重心下移,定期督办落实,实施台账式、看板化管理,将“项目清单”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履职清单”与员工群众的“满意清单”。通过聚焦员工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解决员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以解难题的成果汇聚民力,以办实事的成效凝聚人心。
公司群众工作部部长、工会副主席宋新华介绍,在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公司工会以“职工之家”“职工小家”活动为抓手,在落实工作机制、维护权益、减轻基层负担、营造家文化氛围中,努力提升工作热度厚度,凸显 “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的鲜明特色。
2021年5月1日起,齐鲁石化“五班三运转”模式变为“四班二运转”。围绕公司轮班方式的改变,员工密切关注用餐变化的情况。公司下发调研问卷,对“零点餐”和“节日餐”供应方式进行摸底统计,同时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各级工会组织从“吃”“住”“醒”“行”四个方面入手,及时为员工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帮助员工快速适应新的工作节奏。
倒班模式调整后,公司工会相继在基层大型主控室购置添加咖啡机5台、冰箱101台、微波炉50台,配发了咖啡等饮品,为倒班员工设计制作巡检马甲,员工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针对员工“急难愁盼”的难点问题,公司坚持“实”字打底,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通过职工代表联系人、志愿者等途径,解决答复公司级联系人意见建议72项、厂级643项、车间级1200项。
“我们通过工作调研等形式,畅通拓展群众需求发现渠道,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从最迫切的问题抓起,不断强化跟踪督导,推动为民服务长效化、常态化。”宋新华说。
“爱心”全覆盖,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1年11月25日,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召开“牢记嘱托,共创佳绩”故事会暨5N年工龄生日会,11位“寿星”动情讲述了职业生涯中的难忘故事。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CCUS项目建设等工作中,为公司、厂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回报企业关爱。
在齐鲁石化,工龄生日会已成为干部员工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多年来,齐鲁石化关注员工身体和精神需求,全方位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开展EAP“进班组、到员工”活动,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发挥EAP心理测试系统,EAP服务中心、站、点和EAP志愿者作用,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打造健康石化,争做健康达人”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公司工会与鲁中医院联合启动了“企医联合,一起‘健’家”活动。除了开设专家保健知识讲堂外,医院专家还和6名困难职工“一对一”结对,开展定期入户医疗服务,跟进康复过程,为困难职工送去精准帮扶和健康专家双重关爱。
2021年8月13日,满载着矿泉水、盐汽水、冰糕等消暑物资的公司“送清凉”车队,来到烯烃厂、塑料厂、氯碱厂等15个检修区域和服务点,为参检员工和承包商员工送去解暑食品。
去年50余天的装置大检修,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期间,齐鲁石化组织开展了“关爱保障”“服务保障”“帮扶保障”的“三送”服务,各级工会组织为参检员工“送清凉暖身、送能量暖胃、送健康暖心”,让石化检修人不仅能够“带盐”,更能够“带劲”,送关爱进一线,为检修助力。
“将慰问暖心化、服务常态化、帮扶制度化持续延伸,让员工幸福指数转化为企业发展指数,同频提升再发力。” 公司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工会副主席何瑾表示。公司工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家文化氛围,打通关爱最后一公里,助力公司“家文化”建设。
2021年9月14日,承载企业关爱的“爱心直通车”为59名困难人员送去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资。这是公司开展的“爱心直通车”帮扶救助活动,在集中发放点为困难人员发放慰问物资。“爱心直通车”路线途径辛店生活区、蜂山广场和9家相关直属单位共11个发放点,将帮扶物资送到家、厂和车间,实现“爱心”全覆盖。
“每逢中秋和春节,公司都会送来爱心物资,我周围的邻居都非常羡慕,身在齐鲁石化感觉特别幸福。”一名困难职工在领取“爱心”物资后激动地说。
“班长,我也要捐款!” 胜利炼油厂新入职员工荐博文被同事互助友爱的精神感染,主动提出参加“爱心善捐”活动。2021年,“爱心善捐”活动围绕公司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公司“家文化”建设相结合,公司23个直属单位共1.4万人参加捐款,金额超过100万,捐款率100%,人均捐款额再创新高。
“善款总额90%比例拨付给各单位,结合‘走基层、访万家’、日常探访等工作,及时将善款送到了困难职工手中。” 何瑾介绍。
在物质帮扶、精准帮扶的基础上,齐鲁石化把人文关怀送到困难员工身边。公司成立了工友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招募志愿者1455名,为公司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提供入户服务、紧急救助、配送物资、文化服务等活动,持续送温暖,送关爱。
爱心志愿者在社区、厂区开展家电义务维修、绿色环保知识宣讲等活动15场,为困难职工提供入户服务,并在检修期间开展卫生消杀、体温检测、熬制绿豆汤、劳保护品督查等工作,累计开展活动520余次,参与员工1600余人。
让员工及家属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朝着“把资金救助与志愿者服务,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有机结合,让全体员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工作目标不断迈进。
汲取智慧力量,彰显央企担当
四季轮回,无论寒暑,齐鲁石化员工们坚守生产一线,用责任与担当描绘现代化工业图景。齐鲁石化更是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氢能利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促进企业拓展绿色低碳清洁生产的新领域。
2021年12月28日,淄博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和工业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在齐鲁石化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是淄博市减碳降碳十大行动规划之一,分两期进行建设,从齐鲁石化等企业提取工业余热,向淄博市各区县供暖。此项目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业余热供暖项目。
去年10月份以来,针对国内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作为山东省境内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和重要的成品油供应商,齐鲁石化积极承担保证国家能源供应的责任,不算“经济账”,迅速对炼油生产策略进行了调整,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柴油产量,保证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装置加工能力,保证了市场供给。
“作为国企,我们负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责任和确保人民生活秩序稳定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市场短缺什么,我们就供应什么,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为国家提供长期可靠、绿色安全、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不竭能源,就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公司副总工程师、胜利炼油厂经理孙冠嵩表示。
2021年10月30日,齐鲁石化第五批“第一书记”来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开始为期2年的驻村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2月10日,一场跨越千里的关爱温暖了许多人的心。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欢呼雀跃,怀抱齐鲁石化送来的帮扶物资笑逐颜开。齐鲁石化作为中国石化“十四五”助力乡村振兴37家“一对一”结对帮扶的直属单位之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为教育事业发展助力添彩,为孩子们打造充满希望的明天,用实际行动诠释央企责任和担当。
回顾硕果累累的2021年,每一项成绩背后,都凝结着齐鲁石化人的艰辛付出、攻坚克难和坚守奉献。全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成中交;热电厂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运行,第二化肥厂余热利用节能发电改造项目一次开车成功,氯碱厂氢气压缩充装项目试运行,胜利炼油厂低硫船用燃油排产,一系列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新项目落地,员工们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无限希望。
“新的一年里,祝齐鲁石化效益节节攀升,怀感恩之心倾力为CCUS项目建设添砖加瓦,喜迎碳达峰、碳中和花朵精彩绽放。”在2022年“喜迎新春佳节、立足岗位建功”新春送祝福活动中,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员工李双新深情写道。(王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