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担子 就要干出样子

——记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CCUS项目组组长、气体联合车间主任耿涛

耿涛(左)在现场检查项目施工的质量。

“注意做好设备的防护,特别是这些带螺纹的管材接口处,一定要避免磕碰,为接下来的安装、试车做好准备。”CCUS项目建设现场,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CCUS项目组组长、气体联合车间主任耿涛一边提醒正在进行设备配管的施工人员,一边眯起眼睛仔细查看摆放在场地上的管材接口,手指还一直摸索着螺纹。装置中交在即,施工质量把控容不得半点马虎。

2021年下半年,伴随着CCUS项目开工建设,第二化肥厂在第一时间成立了CCUS项目组。气体联合车间主任耿涛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与其他11名技术骨干一起,全面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等工作。

“每天的工作都是千头万绪,但是还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出差错。”虽然忙得像只陀螺,耿涛依然对自己严格要求。

由于这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CCUS项目,可借鉴的经验很少。从前期的可研报告、项目的设计、技术协议谈判,到项目施工管控,再到后期装置开车、开工方案编写,以及现场技术对接等工作,耿涛带领项目组成员提前全方位介入,吃透技术特点,倾注了大量心血。

早上6点半到项目组办公室,是耿涛担任组长后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一天的工作也便开始了。

先梳理一下当天需要展开的作业任务,有哪些属于高风险作业,需要给施工单位进行风险提示;查看重要设备到货情况,组织下一步的安装;哪些地方会出现质量管控风险,要对相应的人员做好提醒......耿涛将工作内容按时间排列,在脑子里形成一张清晰的列表。

随后,耿涛戴上安全帽快步走向项目施工现场。由于项目工期紧,设备吊装、高处作业、管线安装等出现交叉作业难以避免,必须盯紧施工安全工作。

“这边的硬隔离一定要做好,监护人员要负起责任,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在主装置区的压缩单元,几辆吊车呈扇形同时作业,耿涛与施工方安全负责人交谈并提示,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

“业主方的安全管控很到位,我们在这里干活放心。”一名要穿过硬隔离区的作业人员被耿涛拉回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后,表示感谢。

针对现场的施工,项目组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每个区域都有负责人,耿涛是总网格长。他们不仅人要盯在现场,还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单兵取证摄录仪等先进的设备设施,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除了这些,让耿涛不放心的还有设备安装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设计上的瑕疵和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随时改动。部分管线没有设置导淋、安全阀,巡检通道设计不合理,铁梯与钢支撑距离太近等,这些都要与设计方沟通协调,及时调整,为装置开车后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这些天,每天接打八、九十通电话对耿涛来说是常态。“有一次有5个电话同时打进来,都是要解决问题的。确实有点辛苦,不过既然挑起了这副担子,就要干出样子。”耿涛语气坚定。

下午5点半,夕阳西下,天色逐渐暗下来,项目现场灯光璀璨,施工还在如火如荼,耿涛与项目组人员还在坚守。晚上9点,夜色深沉,大部分施工已经停止,耿涛巡视完整个现场后,回到办公室。组员们还在等着与他商讨下一步的试车、开工方案,还有开车物资的准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一场夜间“诸葛会”拉开序幕。(文/图 孙淑芸 )


信息来源: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