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西瓜”捡“芝麻”一样不能少

——记齐鲁石化青年科技人才、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技术组组长郑长山

郑长山(左)与技术员徐浩(右)正检查余热发电装置运行情况。

“这个废煤浆池里面的水之前都是黑的,现在不但池水变绿了,还养了不少鱼呢!”说起废煤浆无污染回收利用的效果,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技术组组长郑长山如数家珍。

第二化肥厂员工都记得废煤浆池与周边以前的样子。由于煤气化装置用的原料是煤,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煤浆在所难免,废煤浆池内每个月都要排入大约200吨煤浆。当煤浆装满后,只能利用挖掘机将废煤浆挖出,放置到一侧的地面进行晾晒。黑黢黢的煤浆晾干后,再转运到原料煤库。那时,地面很难清理,并且很容易产生扬尘。

郑长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不能用设备将废煤浆直接输送至系统回收利用?他动起了脑筋。他的想法是首创,同行业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他和同事们对现场勘测后,决定对废煤浆池增加一套回收系统。投用之初回收系统管线堵塞问题频繁出现,郑长山盯在现场反复排查,最终发现是部分大颗粒煤块造成的。他提出再增加一套过滤设施,管线堵塞问题迎刃而解。此项改造做到了废煤浆无污染回收,还节省了机械运送的施工费用,环境也更加清洁。

对煤气化装置的优化改造,实现装置长周期安稳运行,郑长山更是乐此不疲。

气化炉是煤气化装置的核心设备,为降低气化炉倒炉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他和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首创无扰动倒炉操作模式,实现了倒炉期间公司炼油、乙烯装置负荷的稳定,也提高了丁辛醇产量。另外,依据无扰动倒炉模式,他们又优化出无扰动更换烧嘴的操作方案,年创效近千万。

2020年,由于煤浆质量波动,煤气化装置非计划停车次数增加,郑长山和技术团队攻坚克难,提出利用控制系统编程,设置氧煤比仪表辅助调节模块。自此模块投用后,成功避免多次非计划停车。

今年齐鲁石化化工区域大检修期间,第二化肥厂新投用的灰水除硬减排装置,为公司实现检修月不亏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此装置主要处理煤气化装置产生的废水,郑长山是该装置设计和建设的负责人之一。

“建设过程中,厂部和车间相关人员轮流在现场督查,加班加点赶工期,必须要在化工区域停车检修之前投用,不然我们也要停产。”郑长山介绍。因为公司开始检修后,第二化肥厂还在正常生产,装置每小时产生的近100吨污水无法处理。灰水除硬减排装置投用后,系统能够减排35吨污水,剩余部分降低硬度后可送至炼油厂进行处理,成功打通该厂生产后路,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郑长山还跟攻关团队一起,加快实施公司首个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改造,10月19日该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实现了齐鲁石化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应用领域的新突破。

“车间正在进行灰渣脱水项目改造,灰渣含水量降低后,有利于后期锅炉掺烧,还能大大降低运输费用。”郑长山认为,虽然此项目产生的效益并不是太大,但是在优化创新、节能降耗的路上,不管是“西瓜”还是“芝麻”,一样都不能放过。(文/图 记者 孙淑芸)


信息来源: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