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控”的一往“氢”深

——记中国石化优秀共产党员、齐鲁石化研究院工业催化研究所所长余汉涛

余汉涛正在进行催化剂微型装置评价试验。

余汉涛(右)与同事查看试验数据。

余汉涛(左一)在第二化肥厂研讨催化剂研发工作。

齐鲁石化研究院工业催化研究所所长余汉涛入职23年来,始终专注于科研开发,他与他的团队研发的制氢催化剂系列从被质疑到被认可,走出了一条科研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七一”前夕被评为中国石化优秀共产党员。

打破催化剂短命“魔咒”

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装置有4台反应器,原用催化剂寿命短,装置开停频繁、耗能高。对此,2013年余汉涛带领团队瞄准靶向发力,研发耐硫预变换催化剂更换原有催化剂。

气体联合装置使用这种新催化剂装填后,装置运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当时大家心中忐忑,“装置可变因素多,催化剂可靠吗?”“要有信心,咱们做了大量的催化剂试验,以及小试、中试评价工作,有坚实的数据支撑,大家要多方面查找原因,尽快解决问题。”余汉涛及时稳定军心,紧盯装置现场,最终发现是因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时,催化剂恰好处于临界状态,没有发挥出最大效力,导致催化剂实际运行效果大打折扣。

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余汉涛提出了“夹心饼干”概念,根据实际工况按比例装填催化剂,A、B催化剂层层交替,各自发挥作用。这一措施打破此类催化剂寿命短、换剂频繁的“魔咒”,将催化剂寿命延长了3至4倍,达到了32个月。

在2019年运行的第3周期,余汉涛带领团队开展攻关,将催化剂变为预硫化型,从而开车中无需进行预硫化操作,节省了时间。

精心服务助力生产创效

“装置完成检修,催化剂处于运行初期,他不仅对3台变换炉控制参数的调整提出指导性意见,还结合实际工况,及时调整了不同负荷条件下催化剂床层控制指标。”今年的7月下旬,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主任耿涛,边查看催化剂各项运行参数边竖起大拇指:“余汉涛和他的团队及时跟进,动态保障装置处于最佳状态,服务水平、技术水准一流!”

“时刻关注运行工况,与装置共成长,充分发挥装置潜能。”提及专业领域,余汉涛如数家珍,“装置运行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催化剂的更新换代也要跟随愈加严苛的工艺条件,不断创新完善。”

工业催化研究所运转组共有5套评价装置,全年无休连轴转。样品长周期评价试验一般需要1000个小时,2套评价装置同时运行,出具评价数据2000余组,技术人员再模拟运算出具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大量评价工作及扎实有效的数据论证,为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他很关注基础数据的扎实有效。”该所运转组组长李文柱说:“每次长周期,余汉涛都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最佳方案,并进行取样比对。”

2020年疫情暴发,公司打响了攻坚创效战,特殊时期防疫产品稳定供应市场至关重要。第二化肥厂辛醇是医用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原材料之一,余汉涛带领他的团队配合做大辛醇产量,同时协同生产车间优化工艺参数,制定节能措施,持续降低蒸汽消耗,减少蒸汽消耗近3万吨,累计增效近500万元。

挑起氢能发展技术大梁

工业催化研究所在制氢催化剂领域的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系列烃类蒸汽转化制氢催化剂成功开发了4个系列15个牌号,应用于国内200余套制氢、制合成气的装置,其中中国石化系统内有50余套,并成功应用到国外。系列制氢和耐硫变换催化剂技术均被列入中国石化首批26项优势技术之一。

4月20日,齐鲁石化与山东大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交流,在校企合作方式、课题研究方向、合作进度安排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并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6月10日,公司与山东大学进行氢能研发课题研讨,在制氢、储氢、注氢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绿氢”高效利用,推进产学研转化与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与制氢打了多年交道、摸透“氢”能秉性的余汉涛当仁不让挑起了大梁。目前,余汉涛正带领团队有序启动各项工作,在先进制氢与质量控制技术开发、甲醇分解制氢技术、催化剂开发和应用及硫化氢分解制氢等项目上执着追求。(文/朱作清毛冬梅图/朱作清)


信息来源: 
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