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乙烯开工的12个夜班

  1984年,17岁的我招工来到了齐鲁石化。刚进厂到乙烯新区来报到,映入眼中的还只是一片黄土。当时,乙烯工程正在土建中,到处都是沟壑,根本没有什么装置,只有几栋单身楼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进入单身公寓,一张光板床和上面铺的那种草垫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应该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而且食堂等生活设施也离得比较远。报到之后就地培训,单身楼的一个房间成了我们培训的教室。
  1985年4月份,我们被安排去燕山石化培训,当时住的板房在燕山石化火炬的半山坡上。一年四季透风,夏天像火炉,冬天便成了冰窖,环境非常艰苦,但是我们还是非常珍惜那次学习机会,大家努力学习,每个人都从那次培训中学到了技能。
  当年12月份,我们回到了齐鲁石化。再次看到齐鲁乙烯工地的时候,装置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施工的进度让我们非常震撼。当时齐鲁石化乙烯项目是国家的重点工程,这么大投资建设起来的生产装置需要我们去把它开起来,肩上的压力非常大。
  从那时开始,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大家都抓住机会认真学习,白天在现场摸流程,晚上便讨论相关的问题。从基础理论到现场流程,每一个阀门、每一条管线、每一台设备,它们的性能、作用,我们都要了解得明明白白,这样开车的时候才能顺利。开车前的这段时间,我们就是这样边工作、边学习。虽然工作量非常大,也非常辛苦,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精神头很足,都期待着开车的那一天。
  1987年5月25日,这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齐鲁乙烯工程投料。当时我们只有两个班,一个班专门上白班,一个班专门上夜班。我记得从初期的流程打通,到最后的乙烯产出,总共连续上了12个夜班,当时一个夜班便是十几个小时。
  新装置首次开车,大家心里都没底,所以说每次都要提前两个小时上班,了解上个班组装置的开车运行情况;下班的时候,又害怕别的班不清楚情况,就留下来把上个班的事交代清楚,所以每天都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
  5月30日晚,装置产出合格产品,齐鲁石化三十万吨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我们非常激动,当时虽然每个人都很辛苦,但是每个人的精气神都很足,天天加班加点,热情很高,这种奉献和拼搏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记得当时大家都很年轻,大多数都是单身,不管是上班还是休息,只要装置有事儿,一声招呼就来了。当时,单身楼离火炬很近,当看到火炬燃烧不正常的时候,很多人就跑到班上,先去看看什么情况,有问题就帮着处理,没问题再回宿舍休息。时光虽在飞逝,但这种奉献和拼搏精神却一直在大家内心传承,一代一代影响至今。
  作为一个齐鲁石化乙烯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我会将裂解人的这种精神一直保持下去,带好新人,继续给他们讲述老一辈裂解人的奋斗历程,携手奋进,在我们的手中让齐鲁石化大家庭越来越美好。
  (口述:石文革 1984年12月参加工作 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 整理:马岗)

信息来源: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