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的装置检修既是战场,也是舞台,员工们缜密准备、厉兵秣马,一声令下,迅速集结行动起来,一场紧张、激烈的攻坚战就此开始了。只要你细心用心观察,就一定能听到和看到许多朴实且感人的平凡故事,让你为之感动,甚至是唏嘘和流泪。
徐军是齐鲁石化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的常减压班长,党小组长。从持续八个昼夜的停工到紧张的检修,我经常看到他疲惫的影子和一瘸一拐的、膝盖还绑着防护的双腿,总以为是太累的缘故,直到一天,他主动地跟我解释。
那天炼油厂领导遇到他,询问腿伤好了没有,得知要等到开工后再动手术时,表示要好好慰问一番。徐军担心别理解成是他提出了这个要求,给单位添麻烦。
原来,徐军是参加厂羽毛球选拔赛时腿部韧带受伤,当时也没有与车间汇报。就医时大夫说要动手术,完全恢复需要三个月。这时正赶上停工检修,他不想在关键时期成为旁观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他与大夫商议,将手术延迟,等到10月底装置顺利开工了,他就安心地去做手术。
听到这些,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我,竟不知说什么了,只感到有些哽咽,有点激动,只说出了句:“千万别大意,自己身体最重要!知道你的为人,有异常抓紧去看病!”
装置停工第一夜的晚八点,是联合装置车间白班班组和夜班交接的时间。我听到共产党员、班长郭卓悄悄地说:“主任,我们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继续留下来,帮帮其他班。”于是,从那一晚开始,几乎每晚都有班长、党员、骨干,到了下班时间再主动留下来,工作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停工验收前一晚上,为保证高质量交检修,班长朱传鹏带领班组和车间管理人员再次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和整改等收尾工作,一直干到凌晨一点半。第二天上午,当听到“装置现场比正常生产还整洁有序,验收通过”,他们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检修开始到现在,同样有坚持到下半夜、甚至连续通宵在现场配合施工的员工,也有推迟自己婚礼的年轻人,党员、青年突击队员不怕脏累、勇挑重任的身影随处可见。
加班或是坚守不是强制命令,而是责任和使命的自觉,就像装置现场那一盏盏明灯,尽管都很普通,但在需要亮时便会发着平凡的光,多一丝一束就会让装置更明亮。(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