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的态度

  图为作者(前排右一)与师傅(前排中间)于1986年在济南铁路局合影。(徐东风 提供)

  周末收拾储藏间,找出几本旧影集,一时兴致来临,仔细翻阅。忽然间,一张我们和师傅的黑白照片勾起万千思绪,久久难以平复,思绪的翅膀将我带回35年前,回到那个与师傅学徒的年代。
  1986年公司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接近尾声时,大批员工安排外出学习。那时我刚技校毕业,被分派到济南铁路局装卸作业所学习蓄电池充电技术。
  那时他们的倒班形式是三班两倒,今天白班接着明天夜班,工作量特别大,每班要换充30多组蓄电池。除了吃饭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下班后累得不愿动,我当时真有点不适应这种节奏。
  记得8月份一天上夜班,我和师傅准备对一台充6组蓄电池的充电机进行停机,测试发现4组蓄电池的二十几个单池电解液比重较低,需要比重调整。8月的济南如“火炉”一般,温度高达38度,调试比重工作常常一蹲就是一小时。不一会儿,我就浑身湿透了。趁着师傅不注意,我打起了走捷径的想法,最后几个该调两次的我只调一次。
  “你那几组都调好了?”师傅问。
  “嗯,好了。”我故作高兴地答道。
  “那你回去休息吧,我马上过去。”
  当回到值班室等了十几分钟后仍不见他回来,我就感到情况不妙,赶紧到门口去看,他正在重新调整刚才没调好的那几个。当时我第一感觉就是羞愧,再就是觉得师傅太死心眼儿,蓄电池参数调整稍有点误差不会影响大局,况且又不检查,何必那么认真。
  后来师傅单独找我谈话,他说:“我们铁路职工严明的纪律、端正的态度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你还年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将对今后的工作大有好处。”
  自那时起,“端正的态度”这五个字深深镌刻在心底,成为我今后工作和成长道路上的奠基石。
  1987年1月,我们学成归来,马上投入到“87·5”乙烯一期工程开车中。已经当上充电班班长的我利用在济南学到的技术,每天忙碌在现场,从调试充电设备、配置电解液到初充电,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独立完成,经常是在岗位一待就是几天几夜。我知道,开车成功后包装线上所有乙烯产品就靠我们的蓄电池叉车进行入库、装车,充足的动力就是产品顺利出库的保障。
  4月份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到了最后的初充电阶段。那天,我和工友们一早就换上防酸服,相互配合着逐个往蓄电池加注配好的电解液,仔细测试记录着每一个参数变化,按照要求,每隔一小时就进行一次全方位巡检。有一次,充电机突然出现停机故障,运用师傅传授的技术我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经过3天3夜,我终于完成了蓄电池初充电任务,为乙烯工程开工一次成功贡献了力量。
  一年之后,我也开始当了师傅,像师傅一样,在传授岗位技术的同时也传承着“端正的态度”。
  如今,我已离开了充电岗位,而师傅的谆谆教诲伴随我走过了35年风雨,从一名学徒工开始,经历了班长、技术员、安全工程师等多个岗位的转换,取得了许多荣誉,也带出了多个徒弟。对“端正的态度”这五个字也有了新的理解——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真诚、坦荡、精业、务实。(徐东风)

信息来源: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