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心灵彼岸

  曾经去采访了一位中国石化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当采访完所有相关的人之后,这位金奖获得者在我心里仍旧是一个模糊的形象。
  这位齐鲁石化员工,她性格本分,工作努力但不张扬,我始终没搞清楚,这位获得金奖的秘诀是什么。我决定去她家里采访。
  一进门,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不好意思,我儿子在弹钢琴。”现在回想起来,很尴尬自己当时对这话置若罔闻,我赤裸裸地直奔主题——你到底是怎么获得金奖的?
  那注定是一次无功而返的采访,失败在我踏进门之前就已经发生了。那时我心里只装着金奖,想拿到答案就可以走人了。
  她一边回答我的提问,一边留意孩子弹钢琴的节奏。在采访的间隙,她跟我说:“这孩子今晚不用心,你听这声音就知道,他在偷听咱们说话呢。”
  我有些愕然。她在分心,她的注意力不在采访上。她说:“我心里最大的想法就是跟爱人团聚,还有把孩子培养好。”
  这样对待我的采访,岂不等于在说,咱们可以结束了吗?最后,我只能满怀失望地走出来。
  多年以后,看到柴静在《看见》里说,采访是一场抵达,我想起那次失败的采访哑然失笑。把一个活生生的人预想成我认为的样子,再简单粗暴地跟一个真实的人去对照,狐疑地想:你不该是这个样子吧?
  多年之后,我接到任务去采访一位公司劳模,对方很善谈。我挺喜欢这样的采访对象,因为过程不太费劲。
  不太费劲只是最初的表面现象。我不知道什么原因,采访越来越艰难,方向越来越偏离。直到有一天他告诉我,做好工作的基础是“心底无私天地宽”。这话本身一点问题没有,可我觉得哪里不对劲。怎么本来一个挺生动的人,最后让我采访得连这句“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么好说又好听的话都讲出来了。
  几千字的文章发出来以后,他不太满意,说没把他写出来。我的火腾地一下就冒出来了:“我还不满意呢,采访的时候你干吗去了!”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不得不继续跟他打交道。再次采访他,我有些不耐烦,不时打断他,这个技术问题不要说了,说那个。他每次都配合我回答。说着说着我忽然发现,他是在用技术思维给我所需要的答案!
  我从来没意识到解决问题才是他所有精力关注的焦点。他自己心里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说出“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深意。
  我再一次对自己的自以为是哑然失笑。全面了解一个人,不在文章里拔高,也不在心里拉低,不是以为的那么容易吧。让自己的心平和下来,带着未知去了解,才能更接近一点真实。“写的是我”,得到这个评价不易。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听来的。一位通讯员特别想写身边的一位劳模师傅,她觉得采访的内容太多了,不知该怎样组织。
  她说,你不知道他有多牛、多有趣,获得过多少荣誉。这位师傅手里有200多张换休票,藏在一个小抽屉里。“知道他为什么攒了这么多换休票吗?他身体不好,有老胃病,治疗要花费时间,但从来也不舍得请假。他用这些换休时间,攒着、备用去看病。”
  我脱口而出:“你连这个也采访出来啦!”这是在新闻采访里不太容易抵达的地方,关乎到了人心的最深处,而正是这种角落,才显露出一个人的真实。
  没有想到一个人可以奉献到忘我的地步,又是那么平凡而又真实,这位劳模高大的身影永远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史学英)

信息来源: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