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第一天的激情、入职第一天的热情、走上领导岗位后的豪情,是否能够保留至今,坚守至今?”齐鲁石化一位处级干部在开展主题教育调研时感慨道,“希望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够时常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沉甸甸的八个字,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生动诠释。
《大众日报》有个“发现、往事”的版面,主要刊登齐鲁大地战斗英雄的事迹。这些为建造新中国甘洒热血的英雄人物,大都是青春的年纪,脸庞上写满豪迈与刚强。那种气度和神色,如一道闪电,让人过目难忘。
事关他们的生平和事迹,我会仔细阅读,朴实的文字里,往往蕴含着曾经的生死激荡。昨日的他们,将国家和民族的气节视作最高荣誉,以血肉之躯炼铸起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电影《风声》是国内谍战片的优秀之作。剧中汪伪政权军机处译电科科员顾晓梦,其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勇敢果断,用生命坚守信仰,为了保护党的秘密英勇牺牲。她的原型是上世纪30年代“左联”女诗人、后来打入日伪特务机关的红色间谍关露。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这是剧中顾晓梦最后的表达,是一名党员为了国家民族存亡,甘愿以身许党报国的宣言。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共产党员忠诚的政治品格永不退色。
他们是我敬佩的一群人,是他们用血肉撑起了新中国的大厦,为后人开创了无比美好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却他们。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在石油化工行业已经奋战了70年,92岁的高龄依然在刷卡上班。他的科研创举,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石化行业的不断壮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兴衰融合在一起,始终和时代同频共振,他才能创造真正的荣光。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陈俊武同志“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科技报国就是陈俊武的初心,努力创新、矢志不移。其境界、品行,像一束光,映照生命的光辉,引领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无悔人生。
从身边的榜样,让我们看到美好的事业前景;学习榜样的优秀事迹,会激发干事创业的豪情与动力。他们是我们的标杆,是方向,引领我们加快奔跑的速度,朝着百年基业的目标奋勇前行。
齐鲁石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公司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而沉浸在主题教育读书班的学习时光里,时而以“守初心担使命、率先打造两个一流”为题开展工作调研。深入一线,聚焦解决思想根源问题,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公司主题教育要求,要把初心与使命落实到“率先打造两个一流”“推进基业长青,共建美好家园”的工作实践中。这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与使命的目标和方向,同样对广大职工群众有着强烈的感召和带动作用。
“关键少数”群体勤俭敬业、廉洁奉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势必影响到更多的干部员工立足岗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从思想到行动,从认识到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与养护,扫除过时或陈旧的观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受真理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芒,引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
公司开展的“企业精神新时代新内涵大讨论”,既是对初心与使命的回望与坚守,也是对“团结勤奋、争创一流”企业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赋予更具时代意义的理念和内涵,固化成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初心是雨露般的浸润与滋养;使命是叩击心灵的感怀与激荡。在齐鲁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中,全体党员干部正满怀豪情,守初心、担使命,用实际行动开创宏伟大业,共享历史荣光。(文/图 王永军 陈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