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就在我的文稿里

□张忠东(齐鲁石化报原记者)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齐鲁石化报》伴随着我们已经整整走过了40个春秋。接到报社编辑的约稿通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自己在报社工作的13年的经历,难以忘怀。
  说到最难忘的应该是我的第一次采访了,记得那是1988年的春天,当时我还是一个电视大学的学生。父亲早年曾是《烟台日报》和《大众日报》的记者,受父亲的影响,我也一直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我电大毕业前的实习期间,我鼓足勇气来到报社毛遂自荐,可新闻记者的岗位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白纸黑字人家要看你能否胜任。
  于是,我的第一次采访对象是橡胶厂土木防腐车间。当时国家正在推广“企业厂长负责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橡胶厂便在土木防腐车间搞承包责任制试点。
  采访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并拟好了采访提纲,可是到了采访现场心里还是紧张和忐忑,好在兴趣和爱好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几天后我采写的第一篇消息稿《橡胶厂土木防腐车间承包三年成绩斐然》就交到报社,能否采用也是未知。大概是半个多月之后的一天,我在学校收到了人生的第一次稿费单5元钱,还有一张铅字排版印刷的《石化工人报》,当看到一版左下角我采写的那篇新闻稿变成了铅字时,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为了庆贺和纪念,我又贴上十几块钱,请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到饭店美美地搓了一顿。
  回想在报社工作的日日夜夜,有很多往事难以忘怀。当时《石化工人报》还在公司老区,交通不便,出门采访要靠自行车和步行,也没有电脑和录音笔。尽管工作条件很艰苦,可大家的工作热情却十分高涨。记得为了干好本职工作,我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省的钱,买了一辆嘉陵摩托和理光相机。那时经常是白天下厂采访,晚上爬格子写稿到深夜。80年代流行的一句话叫作“人生能有几回搏”,当时我们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把一期期反映和记录“团结勤奋,争创一流”齐鲁石化精神的报纸呈现在读者面前。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但30多年前在《石化工人报》的第一次采访令我终生难忘!因为有了这个第一次才让我的一生与《齐鲁石化报》有了不解之缘。感谢《齐鲁石化报》!难忘《齐鲁石化报》!

信息来源: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