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成长足迹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年。沧海一粟,齐鲁石化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中国辉煌70年的一个微缩影。
  1966年,在大虎山下、桃花峪间,第一批炼油建设者心怀梦想,在草木丛生的乱石岗上,不畏艰难,手推肩扛,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建成了首套联合炼油装置,开启了齐鲁石化53年的发展历程。
  1986年11月,为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炼油厂在6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投入运行了第一套DCS系统,即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当时,这是国内第一套用于工艺十分复杂的催化裂化装置的控制系统。1989年10月,第二套DCS系统在铂重整装置投用,1991年11月重油加氢联合装置开工,炼油厂第三套DCS系统正式投用。
  随着生产装置规模的扩大,DCS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同时,安全仪表系统也遍布主要生产装置。在这个期间,早期投入的DCS系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相继进行了更新换代。
  那个时候,DCS项目建设与现在的施工方式截然不同,从数据库软件组态到项目施工自始至终都是我们自己干。从搬运机柜、敷设电缆,到接线、调试,哪一项工作也不轻巧。
  搬运机柜,没有专用的工具,只能是几个男同事搭伙儿,硬生生地从室外抬到室内。有些活儿,不能戴手套,一个工期下来,我们的手都变得粗拉拉的、裂着纹。被铜丝划破手,是常有的事儿。
  午饭通常是在机房吃。机房没有桌椅,我们就把线缆滚子当小饭桌,站着吃,有的干脆就蹲着。也不知是累的、还是真的饿了,感觉饭菜特别可口、好吃。吃完饭,能稍休息一会儿,有的同事干脆找个硬纸板,往地上一铺,躺会儿。那时,即便是晚上加班到再晚,第二天,我们仍旧按时赶到现场。
  大家就像上足了弦的发条,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作。怎能不累?可无论男女,从我们的表情上能搜索到的,只有“拚”字和“赢”字。回顾往事,我们身上的劲儿,不正是“团结勤奋、争创一流”企业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节点,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接过振兴石化接力棒,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再创新佳绩,向新中国献礼。(周丰妍)
 

信息来源: 
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