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新闻报道引发的思想碰撞

特约评论员 孟繁涛

  10月9日,《淄博日报》一版刊发了《推倒无形墙 共建加共享》一文,对“企地如何携手共促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引起了强烈反响,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文章中,齐鲁石化被喻为“大树”,淄博市在“背靠大树,如何乘凉?”上进行了深刻反思,主动揭短,自我剖析。
  有人说,问题,就这样被自己指出来了?
  “反观我市,近年来多次出现化工安全事故……又有多少家主动联系齐鲁石化公司,系统地学习他们的安全管理体制,或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切实引进他们的管理模式服务自身的安全生产呢?”
  “是什么,遮挡了淄博企业的‘望眼’?”
  “让人心疼不已的是,在齐鲁石化产业链上,曾经有很多能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高质量项目并没有落户淄博,诸多大项目流失……”
  没有错,问题,就这样被自己指出来了!
  在思考企地融合发展大计的同时,我们更应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这么深刻剖析?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这么自曝问题?这种“正视问题”的态度和勇气,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当前,齐鲁石化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面临“炼化一体化转型发展”的新一轮创业,任重而道远。展望美好蓝图,我们兴奋而憧憬,但能否静下心、沉住气、低下头,看看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解决?这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我们齐鲁石化所有人共同的事。
  我是一名操作工,面对跑冒滴漏的问题,是“与我何干”,还是“马上就办”;我是一名技术人员,面对改造瓶颈的问题,是“差不多就行了”,还是“一刻也不能等”;我是一名管理人员,面对风气不正的问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瞪起眼来动真碰硬”……敢不敢主动暴露问题,能不能认领解决问题,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和境界,体现了一个人担当与否、忠诚与否。
  前进的道路,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甚至是踏步不前,终不能达到彼岸。齐鲁石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每个人拿出新状态、展现新作为,时刻保持“改革不可逆,发展不可逆”的清醒认识。打破旧思维,跳出舒适区,关键在于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爬坡过坎,没有一点“睡不着觉”的劲头是不行的。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进行,检视问题贯穿始终,正是督促党员干部好好查一查、找一找自己存在的问题。“找问题”不是走形式,不是搞过场。不能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找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无从下手,也无从解决;找一些“大而化之”的问题,今年提也行,明年提也可;找一些“事不关己”的问题,说来说去,归咎于体制机制……没有精准聚焦,没有务求实效。找制约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找职工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就会看到还有许多“上升空间”,才能在自我解剖、自我省视中更上层楼。
  年初,公司总经理韩峰指出,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问题”,却是影响健康的“大顽疾”,如果不重视,不仅会“失荆州”,甚至会“走麦城”。9月9日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暨月度工作会上,公司党委书记张绍光提出,不能只说成绩和亮点,有问题就要大胆的讲出来。当场拍板确定8个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10月9日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暨月度工作会,通报了问题整改情况,形成了工作闭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修复能力。淄博市和齐鲁石化在认识上高度一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淄博市背靠齐鲁石化“大树”,齐鲁石化根植淄博市“沃土”,企地携手并进,共迎挑战,势必打造融合发展之典范,赢在未来!

信息来源: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