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习核心技术的“天窗”

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抓住多套装置检修、生产节奏调整关键期,同步推进青工培训工作,将培训课堂搬到检修现场,把实操教学融入设备维护,让青工在学练结合中快速成长。

“以关键设备为教具、系统联动为课题,借助师徒结对靶向传艺,助力青工悟透技术原理,练就过硬本领。”7月14日,炼油厂党委书记陈忠在早生产调度会上说。

搭平台 检修现场变课堂

繁忙的检修现场,塔罐林立、管线纵横,原本稳定运转的设备安静下来,成为青工培训最好的教具。

7月4日,氢油联合车间检修现场,两台制冷设备旁围满青工,车间副主任杨德华介绍离心式制冷机每条管线、每个部件作用,讲解日常巡检要点和故障判断等知识。同时,以设备能耗为切入点,详细讲述巧用第三加氢装置热媒水保证溴化锂机组平稳运行案例。

“装置运行时,核心设备只能看到外观,现在拆开了,内部结构看得一清二楚,边讲解边答疑,比书本上的剖视图更直观。”青工汤璨像发现了新大陆,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设备细节和知识点。

检修期间,炼油厂按专业划分培训区域,检修装置旁设立青工实训点,由技术骨干担任讲师。从设备构造到故障判断,从拆装规范到安全要点,老师傅结合检修实际“手把手”教学,让抽象理论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重实战 真操实练出硬功

“拿着流程图,从原料罐开始捋,按照‘走一步对一步,管线跟着物料走’方式对照。”7月10日,连续重整车间检修现场,师傅张勇涛指导徒弟于昊明哲捋顺流程。于昊明哲看着纵横交错的管线、设备,有些不知所措。“别怕看错,现在装置停工检修,管线里没物料,指错重新捋。”张勇涛耐心教授。

炼油厂在检修间隙增加“流程实战课”,让青工为打开的设备标出物料走向;将流程图节点打乱,重新按顺序拼起来;甚至故意在两个设备连接管上贴反标签,让他们像“理绳节”一样找出问题。

“刚开始对着图纸找管线,就像在迷宫里转圈,分不清哪根连哪根。现在顺着物料从起点走到终点,每台设备、每段管线都像印在脑子里。”青工王帅棋在“找错”环节揪出贴反的标签,语气里透着自信。

重传承 师徒结对促成长

“汽包除雾器箱体顶部损伤会导致中压蒸汽品质不合格,记下来,马上列入整改计划……”7月4日,硫磺二车间党支部书记焦方同现场为徒弟马立帅讲解中压锅炉汽包检修要点,马立帅手里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两人不时提问互动。

炼油厂深化“师徒结对”机制,为每名青工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师傅,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师傅结合检修任务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带领徒弟参与设备拆解、故障分析、方案制定等检修全过程,让青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师傅不仅教技术,更教责任。”马立帅说,跟着师傅检修,不仅技能提升快,更明白了“安全生产”四个字的分量。

目前,炼油厂检修工作已近尾声,完成检修培训的青工返回岗位,在装置开工准备中挑起大梁。

“青工是企业的未来,检修培训让青工在干中学、学中干,提升实际操作技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青春动能。”炼油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明表示。(记者 赵兵    通讯员 郭炜烨)


信息来源: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