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场演练筑牢应急防线

“这是一次演习!硫磺回收微反装置气瓶房发生硫化氢泄漏,一人中毒倒地,风向西南!”6月26日14时,齐鲁石化研究院石油加工研究所课题组组长的紧急汇报打破了平静。研究院以“气瓶间硫化氢泄漏”为主题开展应急演练。

警报即命令,该院化工工艺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运行保障车间等6个单位人员迅速集结,火速向“事故点”集结。演练现场,各方力量密切配合,班组人员第一时间实施关阀断源并上报;石油加工研究所党支部书记许晓斌果断启动车间级预案,指挥两名队员佩戴空呼器紧急转移中毒人员,并将泄漏钢瓶安全放入碱液吸收桶。与此同时,化工工艺所和工业催化所队员完成泄漏区警戒布控与环境侦测,直到确认毒气浓度恢复至安全水平。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特定险情应急处置能力的检验,更是研究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应急防护体系的有力体现。通过精心组织综合演练,全面评估整体响应流程。针对硫化氢泄漏等专项险情,该院制定针对性演练方案,将“遇四报警、逢五演练”机制深植于日常工作中。

同时,研究院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抽查,重点督查车间和班组落实“135”应急处置原则的实战能力,以查促练、以练代战。“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累计开展车间级、班组级演练20余次,并完成8次车间级抽查,共200余人次参与,确保演练科目全面覆盖,提升基层单位应急响应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场景实战检验到体系化应急能力建设,研究院始终将应急演练和安全科研作为核心抓手。通过不断优化应急处置能力,为公司科研创新提供坚实安全保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进行。(记者 赵兵 特约记者 孙玉婷)

信息来源: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