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齐鲁石化氯碱厂围绕从严管理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全月二氯乙烷进厂3818吨,生产聚氯乙烯2.6万吨,延续了良好的创效势头。
“十三五”期间,氯碱厂产量和效益逐年递增,连续4年工厂利润过亿元,2020年生产聚氯乙烯33.10万吨,实现工厂利润3.2亿元,产量和效益创近7年来新高,驶入高产创效的“快车道”。
2020年,氯碱厂咬定全年利润目标不放松,全力推进“百日攻坚创效”“持续攻坚创效”行动,抓住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良好势头,实现了稳产、高产和创效的目标。
装置持续优化:提产量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化工市场效益下滑,可是聚氯乙烯产品价格却稳步上扬,成为齐鲁石化的盈利点。
在中国石化下属的众多企业中,生产聚氯乙烯的企业只有齐鲁石化氯碱厂一家,该厂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千方百计提高聚氯乙烯的产量。
氯碱厂有2套聚氯乙烯装置,他们优化1号聚氯乙烯装置,根据市场要求灵活排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增产价格高、市场急需的可氯化聚氯乙烯和医用专用料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号聚氯乙烯装置2019年11月复产后,为尽快生产盈利空间大的产品,他们开展技术攻关,压减效益低的产品产量,改产盈利空间大的产品。
公司化工工艺高级专家李兆华介绍,2020年,氯碱厂同比增产聚氯乙烯9.2万吨,实现了做大产品总量创效的目标。
外购二氯乙烷:促高产
氯碱厂2号聚氯乙烯装置复工后,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氯乙烯产量受限,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原料的产量,否则高产只能是空谈。
要想实现氯乙烯高产谈何容易,不拓展思维、创新发展,是万万办不到的。
解决氯乙烯产量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进口二氯乙烷生产氯乙烯;第二种方案是外购乙烯和氯气生产氯乙烯,经过研讨,他们最终选择成本更合算的第一种方案。
2019年12月,外购二氯乙烷项目完工,顺利实现进厂。
二氯乙烷作为生产氯乙烯的优质原料,安全卸车成为重中之重,该厂每天在早调会上通报当天进厂卸车的数量;专业科室则每天进行巡查;车间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不间断地对现场卸车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安全。
氯碱厂氯乙烯车间副主任柳松介绍,现在进口二氯乙烷作为生产氯乙烯的优质原料,已经占到了生产总负荷的20%。
为确保氯乙烯稳产,他们集思广益,积极征求、吸纳操作骨干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建议,制定出了氯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15项保障措施。
特别是针对装置运行4年末期潜在的风险,他们紧盯各项工艺指标,合理优化裂解炉运行,氯乙烯装置焚烧炉运行周期由15天延长到93天,创历史最长纪录。
去年,氯碱厂共外购二氯乙烷5.18万吨,氯乙烯产量同比增产6.5万吨,为聚氯乙烯装置高产提供了保障。
多措并举减少能耗:降成本
企业生产过程中,能耗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决定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该厂为延长装置有效运行时间,减少停运次数,在设备管理上下足功夫,设备出现问题的次数大大减少,氯乙烯装置同比停运消缺减少1次,增加了生产的有效时间。
装置运行稳定,停运时间减少,生产有效时间将会增加,是减少能耗的重要因素。
烧碱装置是氯碱厂的耗能大户,他们在2019年更换使用寿命到期的2台电解槽电极的基础上,2020年相继完成了5台电解槽电极的更新工作。
升级改造后,烧碱装置蒸汽累计单耗同比下降了16.34千克标油/吨,用电累计单耗同比下降了26.86千克标油/吨。
为实现持续节能的目标,氯碱厂加快了一次盐水项目的改造进度,2020年10月26日,项目开车成功,为该厂持续降低综合能耗提供了保障。
“新建一次盐水项目投运后,极大改善了电解槽的运行状况,电解槽直流电耗降低了22千瓦时/吨,离子膜的寿命从2年半延长至4年,节能效果持续向好。”氯碱厂生产技术科副主任师张先广说。(记者 孙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