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8点,齐鲁石化塑料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在冷凝态操作下成功产出合格茂金属聚乙烯膜料,开辟出一块生产创效的新阵地。
“这次开发成功,对优化产品结构,巩固茂金属聚乙烯产品国内领先市场地位,持续攻坚创效和冲刺全年任务目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塑料厂经理何加强说到。
盘活老装置
迈向新高端
茂金属聚乙烯系列产品是颇受市场追捧的新型产品,也是塑料厂的“拳头”创效产品。该厂在抓好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满负荷生产的同时,把扩大产能的目光瞄准到生产工艺相似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
“把高密度属性的产品‘嫁接’到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生产,既能盘活老装置,又能实现产品从低端迈向高端的转型发展,值得一搏。”塑料厂副经理李留忠说。
未来前景广阔,眼前却困难重重。
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订购的新型催化剂迟迟不能到货,公司及时协调,临时借用了兄弟企业同类型催化剂,保障了生产计划如期进行。
针对冷凝态操作下生产易波动、难控制的技术难题,该厂开发团队从解决系统杂质入手,并辅以科学的控制方法,经过不断探索和修正,实现了平稳运行。
保持“容错”气度
给予“试错”空间
使用冷凝态生产技术不难,生产茂金属聚乙烯膜料也不难,难的是两项技术同时应用在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上。
“就像是高空走钢丝,稍有波动,就会失败。”塑料厂副总工程师、全密度聚乙烯车间主任李东华介绍。
前期几次开发尝试,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是不能稳定运行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开发团队,无形中给大家增加了压力。
“塑料厂要有‘容错’的气度,给予开发团队‘试错’空间,支持他们放手一搏。”塑料厂党委书记杨振杰的表态,鼓舞了开发团队的斗志。
新产品开发期间,该厂生产技术科主动到车间,参与生产方案讨论、对接短停消缺事项、协调物料平衡,全程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机械动力科协调维修队伍,提前联系采购备品、备件,为装置高质量检修提供助力。
突破新技术
转型加升级
10月20日,塑料厂利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停车的时机,开展了进冷凝态和退冷凝态生产的科学实验,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21日,装置停车更换种子床。当班班组人员不够,倒班员工阎希峰、赵国梁、沙良利主动加班,协助车间完成各项检修任务。多名新入职员工也放弃轮休,主动申请到检修现场监护。 体重100公斤、身高1米85的车间副主任师李宁,频繁钻进人孔狭小的反应器,反复确认内部条件,一身粉尘、一身汗,从不叫苦喊累。
在开发茂金属聚乙烯新产品的关键一周,车间技术管理人员24小时现场特护,第一时间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车间副主任信强、孙海洋、陈宁连续多天吃住在办公室,全程盯守在开发现场。
车间党支部书记李淼规劝他们回家休息时,大家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回到家,更不放心,更睡不着觉。”
28日下午4点,室内操作人员发现反应曲线出现波动,班长单志峰及时奔向现场,经确认,是催化剂加料器运转出现故障。为了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单志峰连续6个多小时坚守在3楼的催化剂加料器平台,直到系统恢复正常。
本轮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新产品开发,开发出茂金属聚乙烯管材料、膜料2款新产品,实现了从滚塑料直接进入冷凝态生产的技术突破,为塑料厂装置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赢得了一次发展良机。(记者 王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