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热电厂炼油动力站自2019年11月16日提出实现“小时均值达标”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9月18日全停检修,经过近一年努力,实现外排烟气连续308天达标排放,创下2006年建站以来最好成绩。
沉下心打基础
“以霹雳手段抓安全环保,科学优化炉、机运行方式,全力推进310克/千瓦时供电标煤耗能效达标。”2019年,热电厂明确由单一热电生产型企业向区域绿色供能中心转型发展的方向。
“定目标容易,如何顺利实现?”2019年11月份,车间召开研讨会,炼油动力站主任杨启波带领大家梳理难题、制定解决措施。
外排烟气小时均值达标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工艺、设备、煤炭等方方面面,任一环节“掉链子”,都可能对指标造成不良影响。
“炉、机技术人员短缺,转岗人员暂不能满足操作岗位技能要求。”该车间主任师王国平提出应尽快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战、实操培训,全力提升员工技能。
“仪表卡件老化、给煤机故障、落煤管堵煤等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设备专工马飞认为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应分类建档,定时、定人、定责,逐一消除。
讨论热烈,充满实效。接下来的一个月,该站通过副班学习迅速将“小时均值达标”目标、计划传达到每名员工,统一思想,并围绕技术攻关、加强三大纪律管理和设备维修特护等方面重点展开工作。
与此同时,热电厂选派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苏宁任动力站党支部书记,原安全环保科副科长田卫昌和生产技术科主任师王国平,前往炼油动力站助力生产、工艺和技术培训工作。
“充实安全管理、专业技术及综合党建方面力量,全力助推目标实现。”热电厂经理王军明对实现奋斗目标寄予厚望。
补短板提技能
提升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充实新的领导班子,炼油动力站干劲十足。
“听到‘头雁工程’、‘雁阵效应’这些词很新鲜。”班长姜维说。苏宁到任后,迅速在车间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经常用打比喻、说故事的方式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娓娓道来还不枯燥,让大家明确了责任,激发了干事热情。
“一个月共计8个休息日,王国平加班7天半,全厂干部员工都应该学习这种奉献精神。”厂早调度会上,热电厂党委书记聂树栋对王国平提出表扬。
加班奉献成为了工作常态。”苏宁为拥有这样的战友自豪。
同时该车间狠抓培训不放松。“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必须实现员工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王国平到任后,以员工技术需求为基础,寻找技术薄弱之处,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
在班组开展“结对子学习”活动,经验丰富的师傅与转岗员工结成“一帮一”对子,促进技能快速成长。
该站先后组织各专业技能培训、静设备管理专项培训以及“技能对抗赛”20余场次。
马飞、李波等5名员工先后荣获公司化工操作专业技术标兵、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几乎占到全厂获此殊荣的一半。
“大家相互帮助、争当‘头雁’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王国平说,看到技经指标越来越好、员工技能水平大幅提升,感觉特别欣慰。
聚人心踏实干
在炼油动力站办公区一楼和控制室区域的墙面上,分别刻画了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杈处,张贴着的是一幅幅温馨的员工家庭照及家人寄语。
“树,代表着大家庭,树叶,代表着每名员工。”苏宁介绍,打造文化墙,营造聚力效应,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效果非常明显。
“谁来说情也不行,保证安全确保达标是我的责任。”2019年下半年开始,该车间煤场封闭改造工程动工,承揽土建项目的是副主任田卫昌老家的承包商。
在一次现场安全检查中,一名施工人员被查出人证不符后,三番五次托人说情,其中还有家族的长辈。他硬是顶住压力,按规定把那名施工人员清理出场,列入黑名单。
“抓安全管理铁面无私。”现场安全监护人孙燕说,车间领导身先士卒,员工在现场管理起来也有了底气。
在实现连续达标排放的308天里,该站先后有张平、王铁利、费向东等21名员工获得厂部“巡检明星”“安全卫士”荣誉称号。
10月18日,该站2号炉、2号机完成检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308天连续达标成绩已经属于过去,接下来车间将持续提升工艺、设备和煤炭管理水平,实现达标排放新突破。”杨启波说。(记者 夏东明 通讯员 苏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