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方面随着齐鲁石化劳动用工的不断优化,胜利炼油厂职工总数逐年下降,另一方面,拥有多年技术管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员工流失现象频发,而新转岗来的员工却占到了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人员减少意味着对员工业务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由过去单一岗位操作的基本要求,向能胜任多岗位操作、多套装置联合操作的更高目标迈进。
为此,炼油厂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按照公司今年精准培训的要求,实施“六促”练兵深化岗位技能培训,百花齐放推动员工技术素质提升。
导师带徒促技艺相传
炼油厂立足生产实际,创新导师带徒形式,将解决生产疑难问题作为师带徒的立足点,确定两个层级的师徒关系,一是对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实施“名师带高徒”,由车间主任或是有技术专长的专家担任导师,与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结成“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对子,指导徒弟判断问题、解决难题、技术攻关,将自己的技艺绝活传授给徒弟。围绕全流程优化专题,13位导师在全厂选拔了40位优秀青年人才做徒弟,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开展“一对多”的培训,实现专业技术团队的技艺传承。二是对今年新转岗来的108名员工实施“老师带新徒”,由岗位上操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担任导师,与其他单位新转岗来的员工结成“一对一”对子。
换岗轮训促一专多能
各生产车间对人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分析,针对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分别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对未能完全胜任本岗位操作的员工实行本岗位强化练兵,采用理论辅导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提高其对操作规程、安全技能和事故预案的实际掌握能力,达到精通本岗的要求。对已经达到本岗位操作要求的人员实行本装置多岗位换岗实践,采取边干边学、专题辅导的方式,使其掌握本装置各岗位的操作技能,达到全装置系统操作的要求。比如催化裂化装置流程比较复杂,设备种类多,学习难度大,第二催化车间经过6个月的换岗轮训,最终将原来以操作单元为单位设立的反应岗位和分馏岗位、稳脱和气分岗位进行了合并,达到了以全装置为单位设置“内操系统化、外操区域化”的目标。
——事故分析促应急演练。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危机意识是炼油厂精准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车间结合自身特点,对装置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及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充分分析、论证,将各类应急处置程序提炼、简化,编制成各类应急处置卡,让员工随身携带,经常推演,通过现场演练,提高员工对突发事故快速反应、沉着应对的能力。催化裂化车间针对上半年发现的两起影响安全生产的事件,专题分析发生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认真抓好整改。催化裂化车间职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事故隐患10余起,有力地保证了装置安全平稳生产。
自编题库促自我训练
岗位练兵是技能操作人员岗位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何让被动学习变为更有效的主动学习,让枯燥的学习形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技能操作人员在基本功训练中有功可练有书可学,氢油联合车间未雨绸缪,充分发挥技术骨干和高级技师的力量,自拟题目,自找答案,编制岗位练兵题库。经过三个月的修改核对,车间内部的岗位练兵题库基础篇编写完成,打印成册,下发到每一位操作员手里,成为每月练兵考试应知应会的“宝典秘笈”。随着员工自我训练的不断提升,自编题库也会不断补充完善,成为一本职工自己的“巨著”。
竞争上岗促技能提升
该厂鼓励基层车间在日常生产和基本功训练中搭设擂台,同台竞技,在岗位之间、在班组之间展开较量,技术比武、小指标竞赛、竞争上岗等模式形成常态化。连续重整车间全员竞争上岗考试改变以往生搬硬套的理论问答,把生产实际问题拿到桌面上,让职工在考试中得到提高,通过加深记忆增强实战应对能力。车间把设备改造、流程动改及典型事故、生产问题分岗位放到试题中,摒弃了以往从题库中选取题目的旧模式,留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角色转换促技术攻关
炼油厂转变机关科室人员管理模式,采用“定员+流动”的方式,通过基层车间骨干人才到厂部机关,培养锻炼和厂部机关工作人员实施AB角培养,强化机关科室主要技术管理岗位工作的互补接续,使机关工作人员增长才干,锤炼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让基层骨干人才增加大局意识,拓宽眼界和思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目前,已有20名基层车间推荐的优秀青年骨干在机关各科室培养锻炼,角色的转换,让这些年轻人铆足了干劲。
随着精准培训的深入开展,胜利炼油厂员工队伍操作技能逐步提高,不仅为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为岗位合并、车间整合创造了必要条件。上半年,厂部将两个同类装洗车间合并成一个车间,内部人员进行了优化调整,极大缓解了因人员退休、班组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又将蜡油加氢车间与气体车间合并成立第三联合车间,在维护好现有四套装置正常运行的状况下,通过新建4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和3.5万吨/年废酸再生装置开工前的精准培训,力争做到用一套人马开好六套装置,解决新装置人员缺口的问题,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高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