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军没有想到,他那天发到微信群里的老照片,会像块扔到平静湖面上的石子儿,在一个人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随后,牵出一件尘封了32年的往事。
照片背景,是一处挖土石方的工地。
画面中,穿着背心的年轻人,一手卡腰,一手搂着伙伴的肩膀,看着非常的神气。尽管他的身体略显单薄,但脸上的笑容却是几个年轻人里边最灿烂的。其他四人,有的坐在土堆上,有的手里还攥着铁锨、镐头之类的挖掘工具。
除了他们开心的笑脸,看得出当天的阳光也很灿烂。那是1986年春夏之交的太阳——她让那些奋战在齐鲁乙烯建设工地上的小伙子,感觉温暖,同时,还夹杂着无以言表的兴奋。他们中,多数人刚刚离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按国家给予企业职工的定量,吃上了“商品粮”。那时,在他们眼里,厂区周边的山林和银塔一样壮美;那连片的泛着银光的装置球罐,更是散发出朝阳工业特有的浑厚气息。他们是幸运儿,或是社会招工,或是毕业分配,从各自的家乡来到这里,成为这座新兴石化城的年轻主人。
“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而我们,也无愧于那个时代的选择……”照片上那个卡着腰的小伙子,叫石怀发,如今在热电厂炼油动力站担任党支部书记。说这话时,他的眼神自豪而坚毅。
他指着照片上的同伴一一介绍,最帅气的这个是张明文,现在是汽机车间的工会主席;这是孙涛,我们的老大哥……每个人,都印刻在历史长河中,不泯的青春岁月泛着粼粼波光。
千锤百炼学习实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千辛万苦完成任务……留存在石怀发他们记忆中的“三千精神”,即始于那个年代,始于当年热电人啃下的一个个“硬骨头”。
1986年的5月,热电厂团委接受了敷设乙烯西变电站至湖田配水站6千伏线路的工程任务。那条线路全长3300米,沿途穿越六条公路、四条排洪沟及地下管道设施。需挖掘土石2600多方,敷设6600米电缆,还有一些填沙铺砖工作。电缆能否按期完工,关系到烯烃厂6月30日开工锅炉点火的安全供电问题。
从接到任务那天算起,距离投运时间只剩40余天。虽说是突击任务,但也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半点儿不敢马虎。每天收工后,电缆沟的深度和宽度都要用米尺测量验收,差一点儿都不行,再加上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这给正点完工带来很大压力。
石怀发说,他们“青年突击队”那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没有一个“孬种”……开工头一天,“细皮嫩肉”的张明文就磨起了一手血泡。收工后,牙一咬,眼一闭,用针一扎,把血水顺手往衣服上一抹,第二天继续干。等到工程结束,大家手上都磨起了老茧。
他当时是汽机车间团支部委员,除了带头干活儿,还要随时关注队员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为大家鼓劲、解忧。借鉴当时农村“包产到户”的做法,他们23名突击队员,把任务进行分解,一段段落实到了人头。太阳地里,大伙儿就用最原始的工具——镐头刨、铁锨挖,一尺一尺往前推进。在穿越公路的地方,为了不影响道路交通,“突击队”又组织挑灯夜战。由于施工点地处偏僻,很多队员就只穿条裤衩子挥锨舞镐,汗水顺着他们的脊梁流下来,被灯光一照,红黑透亮。
“现在想想,当年穿成那样干活儿,很容易被砸伤或者划破皮肤,挺危险的,应该严格劳保穿戴……”石怀发指着照片上挽起的裤腿说。
当年,从西变电站到湖田那段全是土路,遇到刮大风,尘土飞扬,嘴里灌进去沙土,被灰尘眯了眼睛,都是常事。
到吃午饭的时候,厂里用“嘎斯车”送来一大簸箩蒸包,外加两保温桶开水,一摞碗……大伙儿三个一堆,五个一团,在一起吃得喷香。有回,身材瘦小的孙涛一气儿吃了7个大包子,虽是“餐风饮露”,但大家却感觉无比幸福快乐。出力多,吃得也多,工作劲头儿十足。
合同科有个叫田春燕的女职工,当时也跟他们在一起劳动。白天和男同志干同样的活儿,晚上回去,还要再加班处理预算业务,可第二天照样精神十足地挖土方、拉电缆。那个工程,27天就干完了,不但保证了烯烃厂开工锅炉点火的安全供电,还节省了34万元施工费。这些钱,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巨款”了。
工程结束后,乙烯指挥部团委对各个“青年突击队”进行表彰。颁发给热电青年突击队一面“奋力拼搏保送电,义务突击做贡献”的锦旗,突击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1987年,石怀发他们干的那项工程,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突击工程”。
石怀发说,他1985年7月入厂,在建厂初期,参加过很多次这样的“青年突击工程”。30多年过去,有些已经遗忘了。那天看到党群工作科副科长王新军发到群里的老照片后,好几天,心情都无法平静。
照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张明文,看到老照片后,接着就收藏起来。4月11日,我联系到他,向他了解当年这项工程的一些情况。他想了很长时间,最后摇了摇头,说一些细节都忘了。建厂初期,这类突击劳动很多,隔三差五就要参加。想不起来,也很正常。
跟王新军副科长了解照片的事,他说谁拍摄的已经无从追寻。照片是他在厂工会工作期间保存下来的。再过几天,自己就离岗内退了,想把这些老照片变成电子版好好保存起来。在热电厂干了一辈子,啥时候想了就看看。
近日,公司、厂开展“思想春耕”,作为车间党支部书记,石怀发说,他除了给职工们讲安全生产、争创效益、爱家护家、在家兴家及争当“四好”职工外,还要给大家讲讲老照片的故事,讲讲“满怀豪情建热电,一酬壮志报国家”的情怀……
【后记】
写下这个真实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透过那张拍摄于荒野的“突击队员”照片,我仿佛再次看到当初建设者们在艰苦条件下建设齐鲁石化大家园的豪情。齐鲁石化的今天来之不易,石化人应该牢记“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发扬老一辈建设者吃苦耐劳、公而忘私的优良传统,知形势、明差距、精对标、鼓干劲,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在新时代做出新业绩,为齐鲁石化基业长青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