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听说自己公司出的书,无非就是学习资料,政治色彩浓厚、千篇一律来讲述一个个光辉形象、先模事迹,可就在拿到书的瞬间就被“不忘初心”的书名打动,后来又被32位作者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感动。
这些身边人、身边事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也看到齐鲁石化人身上所传递和呈现的精神。
《“刘卫华“的不等式》中,有这篇中有一段描写:“学习其实枯燥无味。每天在班上触摸的是生硬冰冷的设备,回到家还要把自己扔进难懂的专业术语里,坚持好难。每考出一个证来,我就犒劳自己一部电视剧,刘卫华有自己的解闷秘器。”
作为一个感性的读者和文字爱好者,看到此时,我不禁笑出声来,如此有画面感的描写可见作者采访人物时的用心。“刘卫华父亲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去世。第二天,她又来到办公室……把办公室的门反锁,刘卫华想让数字把自己包围。可是,明明敲击的是键盘,眼泪却劈里啪啦往下掉。”读到这里时,自己的眼泪也情不自禁流下来,想到了自己父亲去世时的感同身受,也更敬佩主人公快速转换痛苦的方式。
作为一个感悟者,在翻过一页页纸张时又像一点点变换着角度来审视自己。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和选择,所走的路和经历也各不相同。一个成熟且又高度自觉地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选择一条路,享受走在路上的乐趣并承担它可能带来的痛苦,为它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也承担它可能必败的后果。本质上也就选择了自己的一生。走在人生的路上会慢慢服从自己的欲望和伤痕,这是某种程度上的本能。
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在与外界关系日益紧密,在与自己不断对话的过程中,需要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初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走下去。在遇到困难和磨难时,在取得成绩时能初心不改,坚守最初的那种纯粹,也就拥有了做任何事情都能支撑自己的最强大的原动力,这既是一次次的自我完善,也是对自己、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合上《不忘初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