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师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隔多年,我再次从储运厂炼油调运车间信号维修班班长王林国的采访中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和大多数人一样,王林国是我们身边一位非常普通的员工,但他却是一位超级电脑迷。1995年,刚转业参加工作那年,“486”电脑刚在国内普及,一两万元的价格,算得上奢侈品,许多人敢想却不敢买。这一年,王林国就买了一台电脑。尽管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天长日久的摸索,王林国成了一位电脑方面的专家。
他家电脑换了四五台,除了第一台买的品牌机,其余几台都是他自己组装的。此外,他每年都帮朋友同事免费组装一二十台电脑,单位领导、同事的电脑出了故障,都找他维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林国说,自己喜欢电脑,最初他萌发做动画的念想是为了减少学习的麻烦,尽管“闭关修炼”大半年时间,但并不觉得苦和累。由此我联想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
作为国企员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要热爱它,干一行爱一行,不爱它,对它不感兴趣,很难谈得上对它投入精力,甚至专心致志把它做好。在我看来,有时候工作和生活是很难分开的,八小时之外往往决定你的人生。
鲁迅先生把别人喝茶聊天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成就了他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地位。已故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从小也是一位疯狂的电子迷,历经奋斗百折不挠,终于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20位时代风云人物。
大多数人的生活是惬意的,因为生活是随意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像王林国那样,爱屋及乌,把热爱电脑的兴趣移植到工作上,或者直接建立对工作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工作也应该是惬意的,无论工作多累,你都不会感觉委屈自己,做一个“累并快乐着”的小浪花,人生的长河便多了几分光彩和惬意。
作者:邢东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