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事关公司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民生。齐鲁石化历届领导班子心中装着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创效和改革发展的同时,还装着职工家属的民生大事。五年来,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齐鲁石化坚持“服务职工群众,服务改革发展”的原则,持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让广大职工共享发展成果,为职工和家属创造出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出了“在家爱家,护家兴家”的浓厚氛围。
老旧小区改造 民心工程暖民心
时间追溯到2014年。由于齐鲁石化建厂时间早,一些老旧社区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由于当年的水电暖和网络等设计标准低,再加上使用年限长,公司老旧社区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此,齐鲁石化领导高度重视,向集团公司报送改造方案,得到总部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关注。
经过调研论证,公司制定了首批6个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改造方案,在集团公司党组领导的关心下,公司老旧小区首批改造项目很快批复。首批改造包括虎山小区100栋居民楼、蜂山小区123栋楼、汞山小区17栋楼以及象山小区的水、电、暖、道路、停车位等综合治理工程,2014年7月7日,首批老旧小区改造正式开工。
经过四个半月的努力,改造工程于当年11月29日顺利实现中间交接。这是齐鲁石化社区最大规模的一次系统改造,改造后的社区水、暖、电、道路、环境等配套功能得到升级,社区面貌大为改观。
虎山社区20号至25号楼,是上世纪60年代末建成的住宅楼,改造前楼体破损严重,楼内设施凌乱,生活环境差,存在安全隐患。经过改造,小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小区居民周金皊说:“过去最脏最乱最差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最好看最文明的地方,我们从心里感谢公司领导。”
居民没花钱住上“新”小区
2015年3月31日,公司第二批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此次改造包括石槐、雪宫和遄台三个小区,计划投资7409万元,对上述三个社区的供排水管线、供暖管线、电力电缆、小区路灯、消防通道和人行道、居民楼外墙、楼梯间、护坡、围墙、公共绿地等进行改造,又有一批社区居民成为公司老旧小区改造的受益者。经过一年半的紧张施工,公司完成了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齐鲁石化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2017年,按照集团公司批复要求,投资8898万元,对稷下、胜利、闻韶、勇士、康平、丙烯腈、腈纶、机械厂8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治理改造。此次改造的主要项目有:排水及高层消防、照明弱电、道路场地、建筑本体、新建机动车停车位等,计划于今年11月30日完成中交,目前,上述各小区改造施工正有序进行。
在老旧小区施工改造的同时,从4月7日起,公司社区管理部再次对胜炼社区石槐大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对大沟周边的违章建筑物、乱搭乱建等安全隐患进行拆除清理,这是继前一次清理小菜园小菜地之后的再次集中整治活动。
社区管理部胜炼物业管理中心原党总支书记吴涧飞说,“对石槐大沟进行集中整治,主要是对居民的人身安全负责,清理安全隐患,消除对居民带来的人身伤害,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活环境。”
“公司花钱,使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感觉每天心情都特别好,作为齐鲁石化的一员,很幸福!”塑料厂员工栾学伟回东北老家过年时,逢人便说起自家所在社区的巨变,“那个曾经的略显老旧的雪宫已经不见了,整个小区焕然一新,现在的雪宫小区,俨然成为一个道路整洁、环境优雅的‘新’小区。”
与栾学伟一样幸福感提升的,在齐鲁石化起码得有两万多户家庭。2016年8月底,雪宫、蜂山和石槐三个小区,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升级为中国石化4A级文明和谐示范小区。
2016年1月,齐鲁石化正式申报参加中国石化文明和谐示范小区4A级评选,并成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
创建工作中,仅雪宫小区就重新规划小区场地,铺装地面11300平方米,新建停车位544个4560平方米;治理黄土裸露,种植色块6500平方米、草坪5000平方米。改进垃圾收集清运方式,对162个垃圾道进行了封堵,增设可移动垃圾箱400个,对住宅楼共用设施和公共部位实施翻新改造,楼梯间内墙及顶棚刮瓷84700平方米,楼梯间扶手及栏杆除锈、刷漆8680米,楼梯间窗户拆除更换900平方米,单元防盗门除锈、刷漆2114平方米,给排水管线改造8000米。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水电暖等民生基本问题,也使小区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2016年8月底,集团公司评审专家组前来对齐鲁石化雪宫、蜂山、石槐小区进行检查验收。专家组成员通过深入现场“望闻问切”,对这三个小区赞不绝口。
四供一业移交迈出坚实步伐
2015年1月31日,齐鲁石化举行庆祝雪宫社区天然气改造竣工点火仪式,标志着公司社区天然气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并率先迈出了“四供一业”(供水供气供电供暖、物业)改革的第一步。至此,雪宫南社区近千户居民用上了安全、清洁、方便的天然气。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过去,公司职工做饭用的是液化气罐,既不安全,又不卫生,最担心的是正在做着饭,突然没气了。实施天然气改造,可以根本上消除液化气罐的弊端,该工程事关职工和居民的切身利益,大家都十分关注。
公司领导班子从关爱社区居民安全的角度,决定实施天然气改造,多次与淄博地区有实力、信誉度高的诚意燃气公司进行积极对接,达成了对齐鲁石化社区进行天然气改造的意向。诚意燃气公司拿出最大的诚意,适当降低了初装费,让利于百姓。在完成雪宫社区天然气改造后,公司还有近3万户的社区需要进行天然气改造,公司全力以赴,全面完成各社区的天然气改造工程,把这一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办到职工和居民心坎上。继率先完成雪宫社区改造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齐鲁石化完成了3万户社区居民的天然气改造任务。
一位居民说,“用上天然气后,既省力,又经济实惠,感谢公司为居民办了件大好事。”
2015年11月11日,齐鲁石化与临淄区正式签定稷下路、遄台路、桓公路(西段)三条道路移交协议书,标志着我公司按照国务院国资委以及集团公司推进矿区(社区)改革发展要求,在分离移交“四供一业”办社会职能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总体工作要求,经过认真梳理、研讨,确立以道路移交为突破口,主动工作,积极作为,多次与地方政府商谈,达成了部分道路的移交意向。此次移交的稷下路、遄台路、桓公路(西段),位于临淄主城区。其中稷下路全长890米、遄台路全长970米、桓公路(西段)全长1080米。移交前,上述三条道路的主路、人行道、照明、排水等系统管养维护、卫生保洁均由齐鲁石化负责。经齐鲁石化相关部门与临淄区政府多次协商,于2014年8月签订了三条道路移交意向书,2015年2月双方签订了辛烯路立交桥移交意向,对三条道路及桥梁进行必要的整修后正式移交。
道路移交前,首先要对其进行整修、改造,为此,公司投入资金,对将要移交的道路进行了集中维修、保养和改造。一位居民说,小区门前这条路修完后,干净、整洁,挺好的,人行道和行车道也分开了,孩子们上学更安全了。
不仅如此,公司还完成了广大职工关注已久的辛烯路立交桥修复工程。该工程自2015年5月底开始施工,至2015年1月31日竣工通车,总部投资3千多万元。立交桥经过改造后,路面平坦宽敞,再也不担心堵车了,大家从心里感谢公司领导为职工办了一件大实事。
就餐职工满意舌尖上的美食
“味道太美了,超赞!”每周三,齐鲁石化各膳食科的特色菜品广受职工欢迎:供排水膳食科的水饺,二化膳食科的羊汤,热电膳食科的风味小菜,塑料、储运等膳食科的蒸包,腈纶膳食科的酸菜氽白肉……近年来,为改善就餐员工的饭菜质量和口味,生活管理部各膳食科食堂可是下足了功夫。
2016年,为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突出各食堂的服务特色,生活管理部把每周三定为各食堂的“特色食谱日”,此举有效提高了各食堂进一步优化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食堂做的饭,油盐都控制得非常好,有益于就餐职工身体健康。我们看着菜谱,哪个是低油低盐的,大家都抢这样的菜吃!”职工们不仅吃得可口,还能吃出健康。生活管理部根据公司领导关于为职工提供“低油低盐”健康饮食的工作要求,在固化各食堂两个低油低盐菜品的基础上,全面统计分析了各食堂用油用盐量,提出了减盐控油的量化指标。并且根据公司各单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分层次、分阶段采取减盐控油措施,做到在为员工提供健康饮食的同时,员工就餐满意率不降低。
生活管理部自2016年年初开始执行《标准食谱》,食谱中涵盖了近200道菜品,详细列明了每个菜品的主副料品种、配比、火候的把握、投料的时间等等,杜绝了厨师加工制作的随意性,较好地保证了各食堂饭菜口味的统一,让职工吃到了高品质原汁原味的菜品。
职工坐上电动通勤客车
2017年8月1日,齐鲁石化举行职工通勤电动客车投用仪式。60台电动客车正式投用,广大职工坐上了安全舒适、干净明亮的空调客车。
“电动通勤客车太舒服了,你瞧瞧,座位调节自如,既舒适又干净。”在8月1日的职工通勤车上,氯碱厂职工成玉一边调节着座椅靠背,一边和同座的王灵君高兴地交谈着。
“可不是嘛,每个座位上都有安全带。”说完,王灵君系上安全带,把上身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抬手把头顶的空调按钮旋转打开,一股凉风顿时吹来,沁人心脾,她开始闭目养神。
“我今年10月份就退休了,没想到退休前,还能享受到新车的待遇。”
职工们议论道:“电动客车优点多,既环保又节能,噪音低,经久耐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是对环境有利的事,我们都支持。”
“电动通勤客车投入运行,也展示了我们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
2016年12月19日晚,入冬的第一场大雾,能见度低于五米。车辆管理中心为了保障员工乘车安全舒适,要求所有驾驶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严格控制车速来应对大雾天气。23点30分,上班员工全部安全送到单位。
“这样的恶劣天气,通勤车还能准点来接送我们,特别的不容易。我觉得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都是为齐鲁石化做贡献。司机师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但他们保证了我们能够正点上下班。”倒班员工们带着感恩的心情投入到夜色中的装置生产操作中。
从物质到精神温暖人心
2017年1月10日,公司2016年冬季“爱心超市”开市,流动爱心超市服务车从辛店出发,依次将爱心物资发放到辛店、二化、炼厂、一化、胶厂等站点,受助人员可以就近领取物品。
“我要向公司领导表示感谢!我自己带着两个孩子,领导对我们很关心,常来走访,这次又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家!”受助人员难掩激动的心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2016年7月19日,齐鲁石化修订完善了《帮扶救助工作管理办法》,规范了两级困难人员建档标准,扩大了救助范围,也将年救助金额提高到了最高10万元的救助标准。齐鲁石化公司工会生产宣教科科长齐惠怡介绍说,“通过修改帮扶办法,实现了我们帮扶工作的精准化建档、精准化帮扶、精准化兜底、精准化解困。”
春节过后,储运厂员工任志刚开始着手赴天津LNG新项目承揽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谈到这次新项目,任志刚说与一年前赴广西北海承揽业务时忐忑的心情大不一样。“一年前,很多职工就担心,我们走那么远,家里的事情怎么做?”2016年5月17日,公司全面启动齐鲁石化“走基层、访万家”活动,按照先走访派出员工、一线员工、检修员工、老员工和困难员工,后走访机关干部原则,齐鲁石化公司各级党政工组织深入基层班组、走进员工家中,把“走访”活动与帮扶救助、探访慰问工作紧密结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贴近员工意愿,实现了“走访”活动的精准化服务。
“我们走到了广西北海,走到了东营的科鲁尔,也走到了青岛的LNG,同时也把EAP的培训服务送上门,确保我们员工的家庭成员都能够身心健康。”齐惠怡介绍,EAP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与精神福利项目。2016年齐鲁石化重视思想帮扶,积极推进EAP工作,成立了EAP志愿组织,招募515名志愿者,及时为职工群众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服务。加大对派出员工的服务力度,分别为派出科鲁尔、北海、青岛LNG的员工开展了专题讲座,帮助他们释放压力,使派出员工身心受益。公司及直属单位建立了EAP志愿者微信群,以微课堂的形式传播知识,及时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思想援助,促进了员工身心健康。目前,共有50人分别取得了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在中高考前期,还针对派出员工家庭做了三次家长和孩子的情绪疏导讲座,为150多个家庭提供了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的服务,使这些员工子女能够顺利参与中高考。暑期还为派出员工及子女举办亲子训练营,通过这样的活动,关心关爱派出员工的家庭。
2016年至2017年,公司工会共走访基层班组1855个,走访职工家庭20674个,分别完成两年计划的121.96%和101.06%,支出走访慰问款413.49万元。
近年来,公司大力倡导“家文化”建设,风清气正、安定和谐、生活幸福的局面正在形成。2017年9月5日,公司组织了“爱心善捐,共建家园”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热情高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献上一片爱心。据了解,有17538名干部员工参加了捐款,捐款额达110余万元,形成了“在家爱家、护家兴家”的浓厚氛围。(文/记者 赵兵 图/社轩)